姑娘們也好奇的不得了。兩秒鐘後,螢幕裡晃晃悠悠出現一個身影,在看清楚的同時,瞳孔瞬間放大。
一種控制不住的崩裂感,狠狠沖刷著笑神經和臉部肌肉。
“噗!”
“噗!”
“哈哈哈哈!”
幾個姑娘先是笑,跟著往後仰,接著又往前倒,一顫一顫連聲都變了。
咣啷咣啷!
更有撞桌子的,摔下椅子的,食堂內糟亂一片。
與此同時,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無不前仰後合,笑岔了氣。
這年頭不像後世,看女裝都看吐了,男扮女裝還非常新鮮,特別葛尤那個造型,那個氣質。
碎花襯衣,頂著長髮,絲巾包頭。
拔新領異,慘不忍睹!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食堂誇張的響動引來了教練,燈光大亮,幾個姑娘排排站被訓話。
巴拉巴拉一通罵,喜慶的小姑娘忽然舉手,“教練,是我們不好,您讓我們看完吧,最後一點了。”
“嗯?”
教練氣樂了,“有本事啊,還讓你們看完?那不演完了麼,一天就兩集,咦?”
大家一塊扭頭,發現片尾過後,居然又出現了一幕畫面。
那是一段短短的默劇,黑白畫面,卓別林時代的風格。
談不上什麼情節,葛尤穿著標誌性的衣裳,在街上閒逛,遇到何兵調戲徐凡,上去英雄救美,結果被揍。
在戲裡,幾個文藝青年花了極低的成本,為白奮鬥拍了這部短片。
在戲外,許非琢磨了好久好久,花費遠遠超過“極低”。
他就是要一種古老的,原始的影像狀態。全程沒有聲音,畫面粗糙,不時有劃痕出現。
徐凡被救後,並沒有一見傾心,跟著王志聞走了。最後一個鏡頭,葛尤鼻青臉腫,對著鏡頭在笑。
短片本身沒什麼,但配上前面他被各種戲耍,拼命堅持,追求夢想……便似注入了某種靈魂,令人目不轉睛,無限慨嘆。
那個姑娘睜著大眼睛,更是悠然神往。
………………
馮褲子有句很著名的言論:“有很多垃圾觀眾,才有那麼多垃圾電影。”
不完全對。
當《小時代》在2013年拿下4.83億的票房時,別的投資方一看,呀哈,原來這種撕逼智障的影樓風就能讓觀眾滿足,咱們也拍。
當《孤島驚魂》以不到500萬投資,回收9000萬票房時,人家一看,呀哈,原來粉絲的錢這麼好賺,咱們也拍。
當鹿版《盜墓筆記》突破10億時,人家再一看,呀哈,原來流量+大IP簡直絕配,咱們也拍。
當一部爛片,由於各種因素獲得成功時,必然會有一大批跟風之作,且不斷突破下限。
投資方——製作方——觀眾,影視產業鏈是一個圓,並非單向的,都為要爛片大行其道負責。
還有一句更著名的話:“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也不完全對。
有些時候,稽核者違背觀眾意願。但還有些時候,人民群眾的審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
市場和審美都需要培養,看看國內的環境,從09年到19年,這就是一個觀眾審美由低到高的過程。
明白啥叫好片,啥叫爛片,並且自覺抵制爛片。
那放到八十年代,情況更嚴重,一群極度飢渴的觀眾,根本辨別不了啥叫好,啥叫爛,有的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