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朔寫過一篇,叫《劉慧芳》。
他聽陳長本誇讚女主人公,不禁閃過一絲古怪的表情,笑道:“您覺得成就成,劉慧芳這名字還真挺賢良淑德的。”
話有點陰陽怪氣,陳長本也沒在意,丫就這德性。
幾人又討論了一會,李沐在稿紙上寫了幾筆,“我先理一理。室內劇,正劇,市井生活……”
“市井生活有點窄,家庭情感,倫理道德吧。”鄭萬龍道。
“好,以家庭情感、倫理道德為主題,最好融入某個時代背景,主人公為女性,具備一切傳統品德,遭受各種生活打擊……”
李沐寫完搖搖頭,“太慘了!”
他看看周圍,發現某人一直沒吭聲,問:“小許,你覺得怎麼樣?”
“我暫時沒什麼思路,容我想想。”許非道。
“嗯,那我們暫定這個題材,利用幾天時間把人物關係和大框搞出來,然後小明寫個梗概,寫完我們再研究。”
商討了半天,大家下樓吃飯。
飯後,許非直奔書店,買了本《劉慧芳》。篇幅不長,十萬字左右,一會就看完了。
當翻過最後一頁時,他忽然露出跟汪朔一樣的古怪神色。
裡的女主人公,性格善良溫柔,充滿人性光輝,但除了名字和個性,故事跟電視劇沒有任何相同之處……
妙就妙在這裡!因為汪朔沒有展現出一種明確態度,看不出他在誇,還是在罵。
從這個年代的普遍價值觀講,都認為在讚揚。但許非以後世的經驗看,這種逼貨不可能讚揚所謂的傳統美德。
哎喲,如果電視劇的靈感真根據來的,那可是最大的黑色幽默。
“……”
許非放下書,躺在雙人間的一張床上,閉目思索。
其實他更想鼓搗一部武俠劇,但四十集起步的話,成本受不住,拍室內劇倒是正確。而中心有《衚衕人家》在前,不能重複風格,只能落到家庭倫理上。
大名鼎鼎的《渴望》啊!
劇情忘得差不多了,就記著劉慧芳窩窩囊囊,一朵絕世白蓮花。八、九十年代的人吃這套,後世誰稀罕?
啊呸,更稀罕!
後世經過千錘百煉,變本加厲,衍化出各種奇葩的苦情戲,專對中老年婦女觀眾下手,收視率槓槓的。
得改。
………………
七人在薊門飯店住了幾天,理出一個初步的人物關係。
許非基本沒發言,划水劃的開心,讓鄭萬龍和陳長本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