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這一次出事的只是米家的服裝公司,但是米家的其他業務也都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銷售量大跌。
很多大集團有時候就是這樣。
別人一抵制不會只單純的抵制某一種產品,而是會抵制整個集團的所有產品,國外很多大型集團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會努力的削弱他們本身影響力,使得旗下的分品牌,儘量各自保持獨立性。
那即便某個品牌出了事,絕大多數人也只會抵制那個單獨品牌。
而不會抵制集團所有牌子。
不過米家發家至今總共也就不到半個世紀,資產過億成為集團的時間更是不足二十年,他們壓根就沒有對旗下的一些產品品牌進行細分,即便一些美妝用品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在那些產品名字之前,依舊還是會有米氏最為原始的商標。
沒出事的時候,那些商標能夠擴大品牌影響力,甚至能夠促進同一品牌旗下的不同產品互相帶貨。
可是一旦出事。
那大家抵制起來也簡單的很。
都不需要去仔細搜尋。
只要認準一個牌子抵制就行。
雖然網民都是健忘的,但是這件事帶來的短期影響還是極大的。
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及公信力損失,直接使得米氏集團的資金鍊陷入危機,企業內部也是人心惶惶。
米君寶忙的焦頭爛額。
根本沒空管他爸那邊的情況。
本來這絕對是喬木打擊對方的一個好機會,不過這時候喬木正忙著挖幾個她十分看重的技術員,根本沒空太過於操心這件事,所以最終只是花點錢幫米家稍微買了幾條熱搜,讓他們家事情多發酵幾天。
直到她透過三顧茅廬的方法。
好不容易把她想要的那些技術員全部都挖到手,並且將相關工作和資金,以及資料安排下去之後。
這才騰出手對付米家。
但是吧,出於考慮到米崇還沒有把她該得的那部分資產給她,要是現在就把米家搞破產了的話,別回頭米崇寧願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也不願意付出該付的資產。
所以喬木還是決定暫緩搞米氏集團,還是先把資產要回來再說。
有喬木親自出手。
甚至於申請凍結資產。
米崇如果不想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待在家裡不出門,或者伸手跟他兒子要東西要錢的話,他就必須把他該交付給喬木的部分都給喬木。
可是這時候,米君寶還想從他那裡拿錢呢,又拿有錢資助他啊。
所以最終迫於無奈,米崇他只能申請跟喬木當面進行資產交接。
倒不是想耍什麼滑頭,主要是他希望跟喬木商量一下,對一些資產進行置換,雖然判定的結果是讓他們資產對半分,但是像土地之類的東西對半分的話,那顯然是不太合適的,也有損土地本身的價值。
再加上有些東西的估價和實際售賣出去的價格完全是兩個概念。
有些東西升值空間很大等等。
這些都不能一概而論。
對此喬木也沒意見,只是帶了幾位專業人士一起出去找個包間。
然後讓他們專業的互相探討。
最終雙方都不吃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