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喬木那封堪比一本書厚的回信寄出去之後,她和她閨女就開始了一個月三四次的頻繁書信交流。
內容既有彼此噓寒問暖。
也有彼此間的探討建議。
主要是朱玉描述一下她那個村子裡面的情況,以及她遇到的一些問題,包括為人處事,與陌生人打交道,該如何處理人情世故等等。
喬木需要做的就是回答。
並且偶爾幫她閨女找一些她們那邊需要用到的物資,或者資料。
當中就有包括一些蘑菇培養技術,人參靈芝批次種植技術等等。
相比較於透過畜牧或工業生產這種前期成本相對較高的方法達成致富目的,明顯還是前期投資相對較少的種植,更加容易說動村民。
再加上朱玉下鄉的那村子位處於長白山附近,在土地肥沃和人參種植這方面本來就優於其他地區。
所以,喬木給他們制定的前期發展方針是絕對沒有什麼問題的。
不過兩年時間,朱玉就已經在喬木的暗地指導下,幫助她下鄉的那個村子基本實現了蘑菇種植和林地參的人工培養,而她自己也成功在當年年底的村民選舉上贏得大部分村民選票,成了村裡的新村長。
這時距離高考恢復還有一年。
為了自家兩個孩子都能夠多一點選擇,喬木特地趁著一點訊息都還沒有爆出來的時機,先買了兩套可能用到的複習材料,並且分別寄給了自己的兒子和閨女,同時在信裡面很隱晦的提點了一下他們,讓他們有空多看看書,未來有好處。
兒子那邊喬木沒什麼擔心的。
只是表示,如果他想要離開農村,想要重新回城就得多看看書。
女兒那邊喬木是真的多寫了很多內容,寫了很多學歷高以後容易升職,不會被卡住等等,讓她一定要多學學書裡的知識,一旦高考恢復,千萬得優先選擇高考什麼的。
之所以說這麼多,主要是因為喬木擔心她閨女做村官做上癮,不樂意參加高考,就想指望做村官升職,可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高中學歷是有優勢,可是十年之後,高中學歷將不再具有任何優勢,成功屬於不斷學習的人。
她如果不把學歷提上去。
那她這個村官就算再升職,必然也會有個侷限性,可能就會侷限在縣裡面,難以再繼續往上提升。
有幾個省市領導是高中學歷。
不存在的。
這又不是戰爭年間,靠武力或者財力就能搞個不錯的職位噹噹。
和平年間就算是有家世背景。
那你文化學歷也得跟上。
信和資料寄出去後,喬木其實也不知道她閨女和兒子會不會把她說的話的放在心上,但是她能做的事情已經做了,而且做的遠比其他的父母要好,這要是還能再失去機會的話,那她真的是無能為力了。
之後,就是靜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