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百官的逼迫彈劾,朱見深的臉色也是不由開始有些慘白,最後更是隻能無奈的狼狽說了聲退朝。
隨後便匆匆離開了奉天殿。
再次前往承乾宮找喬木。
找喬木拿個主意應對。
然而,這些本來都就都在喬木的計劃之內,不論是朱見深的選擇還是百官們的應對方法,其實都在喬木的計劃之內,她就是準備藉著這件事,徹底拉開大清洗的序幕。
先從外戚和皇家宗室著手。
並且將主要責任歸咎於文官。
因此在朱見深過來,並且從喬木的貼身女官口中知道那些官員也將外戚宗室的罪狀印刷出來,免費發放給京城所有百姓觀看,總算恍然大悟,並且為之氣惱和後悔時。
喬木依舊還是慢條斯理的喝了口茶,笑道:“陛下又何需糾結呢?
既然那些人有罪過,按律懲處又有何不可,不把這些毒瘤清除乾淨,並且嚴苛執法,陛下以為這天下政治能清明嗎,政策能執行嗎?
此時將外戚宗室清掃一遍。
不但能蕩平大量阻礙,同時還能夠將主要罪過歸咎於文官集團的糾結不放上,從而促使外戚宗室與文官針鋒相對,到時陛下就等著他們狗咬狗,然後按律懲處就是了。
那時損害的只是他們的名聲。
陛下只會被百姓稱聖明。”
喬木知道,在這樣的人情社會里,想要真正做到大義滅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過,她也無所謂。
朱見深願意聽話就好,要是實在不願意聽話,依舊固執,不願意懲處那些人的話,那她大不了稍微耗費一些精力,催眠他一番罷了。
到時候結果不還是一樣。
“可是你弟弟也在彈劾範圍啊!
他的罪過如果深究,雖然不至於判處死刑,可也絕對輕不到哪裡去,至少也是五十杖刑外帶流放。”
不得不說,朱見深愛屋及烏這操作搞得還是蠻不錯的,很多事情他又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只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睜隻眼閉隻眼當做不知道罷了,就像先前百官,即便知情也都睜隻眼閉隻眼,沒有彈劾一樣,他們如果不是被逼急了。
那也不會這麼做。
“陛下無需如此,該什麼罪就什麼罪,我還就不信我萬家就沒一個乾淨的,既未造反,又未弒君,什麼罪過還能讓我萬家夷三族不成?
只要還能有一脈留存,不至於斷子絕孫,我就算對的起我萬家的列祖列宗了,陛下勿需心慈手軟。
我朝律法敗壞,就是始於洪武帝私心,若非他厚待宗室,皇族犯錯幾不懲處,律法何至敗壞至斯。
未來百餘年的歷史,我也曾經跟您說過,您應該知道,宗室越來越多,對財政消耗越來越大,在地方上肆意妄為,作惡多端,也是大明支撐不住滅亡的核心原因之一。
相比較於一任皇帝一任外戚。
後任皇帝對前任皇帝,乃至於前前任皇帝舅家外戚清算而言,宗室之禍,才是真正禍及後代之事。
所以,還望陛下您就先拿我那弟弟開刀吧,毋須顧念我的情面。”
反正原身弟弟按律判也不是死刑,更沒有什麼抄家滅族的罪過。
所以喬木是一點都不介意朱見深先拿她家這一脈外戚開刀,甚至還相當樂於見成並且勸他這麼做。
而聽了喬木此時這般言論的朱見深,那是感動的不得了,就是有種喬木為了他連孃家都不顧,都願犧牲,這得多麼愛他的那種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