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記憶中,原身會因為那些後宮妃嬪的種種詭異手段而變得逐漸喪失自我,甚至失去部分理智。
變得都不像他自己了。
有時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過什麼事,或者下過什麼命令。
還得問邊上太監才能知道。
具體原因原身不知道,喬木倒是透過原身的記憶,看的很清楚。
想想看,各種亂七八糟的藥。
或者雜七雜八的手段。
混合著一起用。
發生衝突,產生毒素,甚至對人產生傷害,實在再正常不過了。
不到兩年時間,原身就很難有什麼清醒的日子了,可是他後宮那些妃嬪已經不想再侷限於爭奪他的寵愛,或者說生孩子繼承皇位了。
她們開始內外勾結。
開始做生意做買賣。
開始想讓他們的長輩,按照她們的心意去做一些事情,去實行一些政策,她們的長輩有的可能是心甘情願,有的可能就是,也被她們給蠱惑操縱了,總之,都有實行。
然後一人一個想法,一人一個操作,一人一個三觀,一人一個政策,沒兩年,天下就被他們給折騰的烏煙瘴氣,民怨四起,農民起義層出不窮,甚至於外地藩王都開始與部分官員勾結串通,割據一方。
隨著天下大亂。
原身不得不進太廟祭祖告罪。
這時他這才發現,太廟是皇宮中唯一能讓他維持清醒的地方,也是皇宮當中,唯一能夠讓他免受那些妃嬪打擾,甚至於算計的地方。
於是原身很快搬進了太廟。
想要在太廟執政,力攬狂瀾。
可是,現實情況是文武百官基本都不怎麼聽他的命令,他的旨意想要離開皇宮都困難,更不用說傳達天下了,至於兵權,一部分在兵部尚書手裡握著,一部分在武將勳貴手裡握著,唯一屬於皇族的大內禁軍,還因為他長期不管的原因。
現在已經基本廢了。
甚至於就連皇宮裡的那些個太監宮女,大多數也都被他後宮那些各宮妃嬪收服,聽從她們的呼叫。
最關鍵的是原身內帑還沒錢。
如此一來……
原身能力挽狂瀾個屁啊。
本來他登基的時候就是匆匆上位,壓根沒有自己的舊部,登基十年裡他也不怎麼爭氣,從來沒想過跟文武百官爭權,所以,在那十年裡,他的權利就已經基本被文武百官給架空了,更別說後來他後宮妃嬪聯合前朝官員搞的那些事情,還再進一步的架空了他的所有權利。
所以不管原身怎麼折騰。
那也只是徒增笑話。
對時局壓根毫無影響。
隨著時間推移,沒幾年吳國領土就已經四分五裂,農民起義更是已經快攻打到京城這邊了,這時候朝堂的文武百官也徹底決裂分裂。
文官開始投靠藩王之類的。
武將,特別是手裡有兵的那些武將,則是紛紛獨立,甚至於有些武將還想搞挾天子以令天下那套。
再然後,他後宮那些妖魔一般的妃嬪,也都紛紛離他而去,或是自己割據於一方,或是跟著家人割據一方,還有投靠些地方勢力的。
之後又是一段時間的大亂,
原身被一些武將來回挾持,最後實在受不了那份屈辱,也實在受不了,天下在他手裡亡了的絕望。
所以最終想方設法進了太廟。
在太廟中殿自刎。
自刎之前,他還掀翻了太廟當中的所有蠟燭,在烈火當中自刎。
一開始他是想仿造紂王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