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大半年後,喬木很快就攢下了千萬資產,但因為還惦記著女兒那邊的情況,所以喬木在快過年的時候,特地將工作全都暫且放下。
帶著些資產禮品回了老家。
當然了,她除了想回去看看女兒情況之外,也是想回去看看周浩有沒有回來,回來就把婚給離了。
省得再見天的拖下去。
不過喬木為了防止堵車,也出於不想跟其他人擠的原因,提前了不少天回去,所以,等她到家的時候,她女兒還沒有回來,周浩也不見蹤跡,對此,喬木只能先等著。
並且順帶聽聽村裡的八卦,以及過去那大半年裡,出了什麼事。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
喬木才知道蕭家的結局。
對於他們家的結局,喬木其實還是相當的樂於見聞的,甚至還感覺有些可惜,可惜他們家事情暴露的有些晚了,要是早幾年趕上嚴打的話,那應該還能再多做幾年牢。
喬木在家大概等了要有半個月的時間,她女兒女婿一家才回來。
至於周浩,依舊遙遙無期。
根本不知道回不回來。
有了原身對兒子理解錯誤的前車之鑑,喬木去女兒家的時候,就不像上次那樣魯莽,直接問了,而是先帶一些給外孫外孫女的禮品前往她女兒家拜訪,並且透過自己的觀察,去揣摩她女兒的實際情況。
然而喬木怎麼看都覺得,她女兒的日子過得還行,也沒像原身說的那樣,跟她一樣軟包子啥的,中午吃飯的時候,喬木還看到她閨女跟她婆婆嗆聲呢,換成原身,她哪敢跟她婆婆嗆聲,所以照這麼看原身所謂的擔心完全是她自己瞎想。
他們家唯一太軟的。
只有她自己一個而已。
不過為了再次確定一下,喬木在吃完飯後,特地把她女兒拉到臥室,小聲的詢問她為什麼敢嗆聲。
就是她為什麼敢跟婆婆嗆聲。
“這有什麼不敢的,我只是嫁到他們家,又不是賣給他們家,這年頭,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我要是不硬氣一點的話誰都能欺負。
我記得剛出去打工那會兒。
吃飯的時候不好意思跟那麼多人一起擠著搶,所以就一直在後面慢慢悠悠的等著,有人插隊也不敢說什麼,然後差點沒把我餓死,每次等到我的時候就剩殘羹剩菜了。
有時候連菜都沒有,甚至於連飯都不夠,只能多喝水,或者自己花錢從其他地方買東西吃填肚子。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
次次這樣那日子沒法過了。
所以我就開始跟別人學,開始不分男女的跟他們擠著吃飯,誰要是敢在我前頭插隊,呼不死他們。
這麼做,我才算能吃飽飯。
有時候要工資也是,你一次妥協他就以為你好欺負,就想扣你工資,或者想多拖你一段時間,你要當場拎把菜刀過去,那就沒事了。
我婆婆也是個欺軟怕硬的。
好生好氣的跟她說,她就越來越囂張,直接嗆她,聲音大點,那她都不敢回嘴,媽,你怕什麼勁?”
如果說,周瑤在剛嫁人的時候可能的確有些軟包子的話,那現在的她,早就已經不是當年的她了。
人是會變,會成長的。
如果她一直在家待著,甚至都沒什麼收入,只能看公公婆婆的臉色過日子,那也許真的會跟原身所猜想的那樣,跟她一樣一直是個軟包子,甚至於誰都能欺負之類的。
但是她並沒有在家待著,她結婚後沒多久就出去打工了,社會還是蠻能鍛鍊人的,經歷過種種社會教訓之後的她,要是還維持以前的性子,那都基本沒法在工地生存。
所以,性格自然就變了。
不需要原身操心什麼,她女兒就已經變得遠比她硬茬子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