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很快略過先前那個話題。
說起她最近道聽途說的事。
“拆遷?
陳老弟,這事你知道嗎?”
一聽女兒說拆遷,喬木立刻轉頭看向在邊上發呆的陳大爺問道。
陳大爺既是養老院的顧客,也是養老院的員工,他既在養老院這住著,同時還順帶著幫忙看大門。
領一份看門工資。
除此之外,他還是他們養老院這邊,訊息比較靈通的資深人士。
至於哪來的靈通訊息?
那當然是報紙當中來的,雖然他自己一份報紙都沒訂,但是養老院裡那些訂報紙的人的報紙,都是先送到他這邊,等那些人來拿報紙的時候,他基本就已經看了一遍。
除此之外,壓根沒人訂,只能靠送才能有點銷量的本地報紙,也就是縣報,送報員每次過來送報紙的時候都會順帶著送一份給老陳。
所以論起八卦訊息,老陳可能算不上什麼訊息靈通人士,但是論起國內外大小新聞,乃至於本地新聞和一些政策變動啥的,那養老院裡還真沒有人的訊息比老陳靈通。
“啊,你們說拆遷啊。
我聽過,有聽過,不過這事還沒定呢,咱們這邊算是附近幾個縣的交通要地,除此之外,三家口那邊也是附近幾個縣的的交通要地。
前幾天縣報上還寫,說什麼縣裡資金緊張,只能建一個主要的客運站,外帶一個次要輔佐客運站。
具體在哪邊建主,哪邊建次。
說是還在討論。
這事早著呢,據我瞭解,他們討論怎麼著也得討論個兩三個月才能出結果,出了結果之後,還得向上面申請撥款,順利的話,兩三個月能拿到撥款,不順利的話,拖個一兩年都有可能,就按最順利的情況來算,那也得到今年年底才能拿到撥款,然後還得搞規劃什麼的。
總之準確訊息應該還早著呢。
上面撥款不下來。
肯定不會通知拆遷。
要是在咱們這建次要輔佐客運站的話,我估計最多徵收一下邊上的那個曬穀場,要擴張也會優先往外面空地擴張,不過也不好說,因為我記得三家口那邊人好像不少。
好像好幾個村子都在那,最大的村子人口能有五六千,如果出於省錢考慮的話,那咱這挺危險的。
因為我們這邊人挺少的。
幾個村子都拆過了。
唉呀,這麼一想,感覺我們這邊被拆到的機率好像還挺大的,附近都拆光了,下一個好像的確是該輪到我們這了,唉,隨他們去了。
大不了再找家養老院就是了。”
老陳自己解釋了一番,並且順帶著腦補分析了一下後,也覺得他們這拆遷的機率極大,不過他也無所謂,反正他無兒無女的,這邊拆了,大不了換個養老院住就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