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認可原身繼續當皇后。
後來還是明英宗力排眾難。
強硬的對原身再次封后。
明英宗原以為自己能跟原身相濡以沫一輩子,可是,當年的俘虜生涯,以及後來當太上皇被圈禁的日子,終究還是傷到了他的根本。
因此沒幾年,他便重病。
走在了原身的前面。
臨死之前他不擔心其他,不擔心朝堂,不擔心兒子,不擔心皇位繼承,只擔心原身在他死後,會被母憑子貴的周貴妃欺負,因此特地留下大臣和遺詔,反覆叮嚀他們。
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
也就是說百年之後。
他只認錢皇后這一位正妻。
只願與她生同衾,死同槨。
可惜,他的遺詔只能保一時。
他一死,周貴妃就想憑藉皇帝親母的身份將原身廢除,後來還是幾位聽到了明英宗遺詔的大臣據理力爭,這才保下原身的太后身份。
可惜,也就僅僅如此罷了。
原身的不爭不搶並沒有讓周太后放心,反倒變得更變本加厲了。
那時原身的處境就很不好了。
可後來原身又做了一件錯事。
直接讓她的處境變得更差。
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大婚之後獨寵萬貴妃,甚至還因為吳皇后懲罰萬貴妃想要廢后,當時原身因為想著吳皇后是她丈夫明英宗死前定下的兒媳,因此便說了兩句好話。
想要護一護吳皇后。
而這卻正好對了周太后心意。
周太后正好因為她親兒子對原身這個嫡母有些敬重感覺不滿,所以此時立刻就站在了她兒子那邊。
表示吳皇后太不像話了。
一定得廢。
於是,吳皇后被廢,原身也因為沒有贊同朱見深的這個決定,導致他心生不滿,開始對他親生母親周太后的針對行為睜隻眼閉隻眼。
至此,原身處境才越來越差。
差到吃喝藥物都成問題。
差到幾乎病死都沒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