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眼前見到的這些機器人完全打破了他的固有觀念,這手臂靈活程度說他們是真人都沒問題。
“貴的跟便宜的怎麼能比,而且這晶片是我找人特別定製的,不過智慧方面你就別抱有什麼指望了。
他們只能聽懂簡單的命令和做菜,其他什麼都不會,以後咱們店就得靠這些機器人了,你這是個什麼眼神啊,你別不服氣,這九個機器人裡隨便挑一個手藝都比你好。”
喬木並沒有刻意回答她兒子的問題,只是用價格高昂和特別定製的晶片,旁敲側擊的讓她兒子覺得現有技術應該是能製造出這樣的機器人的,只是不捨得花成本罷了。
然後,她就發現張喜軍在聽到她說以後店就得靠這些機器人的時候,露出了絲不屑的笑意,當即很不滿的花樣誇起了機器人的手藝。
並且順帶著貶低一下她兒子。
畢竟如果不是這小子不爭氣。
她也不至於還要費盡心機的搞機器人出來,然後教機器人做菜。
“媽,你要說這些機器人做出來的菜跟我差不多,那我倒還能信。
畢竟我手藝的確不怎麼樣。
可你要說他們做的菜遠比我好吃,這我可就不相信了,這些個機器人不就是按照既定程式操作嗎?
再好吃還能堪比山珍海味嗎?
能把菜炒熟就不錯了。”
張喜軍對喬木的話當然也是不服氣的,說他手藝差沒關係,因為他手藝的確不好,可是說他連機器人都比不上,他就不服氣了,他好歹也炒了大幾十年的菜,怎麼可能會連個機器人的手藝都遠超過他。
廚藝分明只有用心做才好吃。
這機器人連心都沒有。
怎麼可能會好吃?
喬木挑了挑眉,也沒有繼續說話,只是拽著機器人就進了廚房:
“001號,先炒個蛋炒飯。
標準一人份的量,味道清淡。”
在喬木和機器人進入廚房的同時,張喜軍當然也是跟著,然後他就同步聽到了喬木的吩咐,並且看到了機器人在聽完喬木吩咐後,立刻開始掃描雞蛋和鍋裡剩下的飯。
正式開始打雞蛋和切蔥花。
透過觀察,張喜軍能夠很明顯的發現這個機器人做飯的方法跟他媽做飯的方法一模一樣,就連打蛋過濾手法都是一模一樣,等了三五分鐘之後,從鍋裡面盛出來的那碗蛋炒飯,看著跟一個多月前他媽炒的那一碗美味蛋炒飯基本差不多。
接下來也用不著喬木叫。
張喜軍自己就拿著個勺子,開始挖剛剛盛出來的那碗蛋炒飯嘗味道,一口飯進嘴咀嚼了沒兩下,張喜軍就把勺子放下,再次沉默了。
雖然只吃了一口,但是他立刻就嚐出這碗炒飯的味道,跟他媽炒的那碗飯的味道,幾乎一模一樣。
細微的不同,可能也只是來自於飯和蛋的不同,這無疑很可怕。
這機器人要真能大規模生產。
哪還有普通廚師的活路?
這不是斷人財路。
這是在掘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