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也有兩季之分啊。
早稻和晚稻區別大著呢,夏天收的米跟秋天收的米能比嗎,那當然是秋天的米更符合時節,本身的成熟度和成長時間也更高和更長。
而且,早稻和晚稻就算同樣分量,同樣品種,你放水也得有所區別,就算都是一樣幹,早稻內部本身蘊含的水分也比晚稻要少一點。
所以煮的時候要多放一點水。
比晚稻稍微多放一點水。
你看看你煮飯的這個米,這就是明顯的晚稻米,然後你水還放多了,炒飯,想要炒的好吃,最好既不要用早稻米,也不要用晚稻米。
最好選用單季米,就是一年只種一季的米,還不能是雜交品種。
明天你跟我一起去菜場買菜。
順帶著買米,我教你怎麼挑。
現在暫時都閉嘴,看我炒飯。”
喬木手上一直沒停的又說了一大通,很快就把需要提前準備的一些步驟都準備好,並且正式點火。
然後倒油,放蔥花。
等了幾秒,等油熱了,把雞蛋先倒進去翻炒了一下,然後在雞蛋半生不熟的時候,把飯倒了下去。
開始顛鍋分米,翻炒放鹽。
三分鐘後,蛋炒飯就好了。
米飯粒粒分開,稀碎的蛋花點綴其中,跟一些餐廳追求的蛋花將米飯包裹住分開有著很大的區別。
那種飯看起來雖然好看。
但喬木並不喜歡。
因為在舌頭味覺十分靈敏的人吃起來,先放飯後放蛋的操作步驟會讓一部分極其細微的蛋腥味裹入米飯當中,當然了,這部分蛋腥味一般人也吃不出來,吃出來也不會感覺不好吃,畢竟味道太過細微。
放過這部分細微味道,讓炒飯看起來更漂亮,顯然也是值得的。
不過,喬木還是不喜歡。
自己吃,當然得追求味道的完美,況且蛋花點綴米飯也不見得不好看,只是不同方向的擺盤罷了。
“媽,我可以嚐嚐嗎?”
張喜軍看喬木已經把蛋炒飯盛了出來,趕忙就想第一個嘗試下。
就剛剛的操作步驟來看,他老孃手藝應該是不錯的,過程也沒放什麼黑暗調料,只放了一點點鹽。
所以,這飯應該不會難吃。
“嘗吧,看看跟你有什麼區別?
然後,給我說一下感想!”
喬木一邊脫圍裙一邊說著。
雖然只是個炒飯,但是她也不想自己的身上沾上太多的油煙味。
而另一邊,得到許可的張喜軍立刻就拿了個勺子,舀了一勺新鮮出爐的蛋炒飯放進嘴裡,仔細的咀嚼起來,邊上他兒子,同樣如此。
炒飯入口,蛋花和米飯交融而又相對疏離的口感迸發出的那股彈牙和淡香,吃起來格外的舒坦,彷彿本該如此,淡淡的鹽味激發出了米飯和蛋花前所未有的天然本味。
直到這時,張喜軍才知道鹽為百味之首的真實含義,他們餐飲行業的路都走錯了,在他們現在的餐飲行業當中,味精才是百味之首。
鹽只配當個輔料。
無論改了什麼名字,改成雞精什麼精,味精谷酸安納終究是那些調料的主要成分,只是換個名字。
“的確好吃,爸,比你炒的好吃十倍不止,你炒飯我願意出五塊。
奶奶這炒飯。
我怎麼著都願意出十五。”
張林宇雖然主學西餐,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舌頭有問題,東西好不好吃,口感咋樣還是嘗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