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
穆春田在回來的路上就已經想了很多,還在想著怎麼消除他母親的怒氣不要分家,要不要把自己攢下來的幾兩銀子都拿出來等等,可現在被喬木幾句話這麼一說,倒也覺得好像還蠻有道理的,他這常年不在家,每個月就回家三五天,妻子不容易受孕也很正常,如果真的接到縣城去的話,說不定還真能給他生個兒子,如果有可能,他當然還是希望能有個自己的親生兒子。
事實上,過去那些年他之所以願意帶錢回家,除了的確懷有些對兄弟的愧疚之外,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沒有兒子,希望現在對幾個兄弟和幾個兄弟家的兒子好些,回頭兄弟家的兒子也能給他戴孝摔盆。
如今被喬木這麼一說,好似豁然開朗了許多,說話自然更猶豫了些,內心的確生出了一絲動搖。
喬木卻不知道他的想法,還以為他還想勸自己不分家,忙說道:
“你不要再說了,就這樣。
還沒吃晚飯吧,讓你媳婦去廚房幫你看著弄點,你大哥大姐還沒回來,等他們回來再說分家的事。
你們各忙各的去吧。
我正好也收拾下家底,老三你跟我一起過來,我臥室裡還有些壓箱底的東西藏的比較深,放在了床榻下面,床榻太重了,我實在搬不動,你進屋過來幫我搬一下東西。”
喬木說的壓箱底的東西,不能算好東西,但也不算差,是整整一箱,將近兩百本書,都是她那已經死了不知多少年的死鬼丈夫留下來的,原身看著難受,但也捨不得賣掉,所以就放在了床上,免得回頭睹物思人,或者想要把東西賣掉。
別以為書是不值錢的東西。
在現代,書本的確不是什麼值錢玩意兒,一本一本話本也就十幾二十塊,碰上打折的優惠,做活動還能打對摺,要是過期期刊什麼的話,那更是幾乎按斤賣,七八塊錢一斤多的是,便宜的三五塊一斤也有,如果按廢品收的話,那更是一塊不到,但是那是傳統媒體萎縮的現代,在古代社會,書籍本身還是很昂貴的,隨隨便便一本啟蒙書至少都得賣一兩錢銀子,較厚的四書五經之類的,一本一兩銀子可能賣不到,但四五錢是沒問題的。
如果是資治通鑑或者史記之類的長篇鉅著,那更是隨便一套就要十幾二十兩,如果是精裝的可能更貴,名人手抄的那就更不得了,少則百八十兩,多則千八百兩。
寒門為什麼比不上世家,因為很多寒門傾家蕩產可能也買不起一整套資治通鑑,一整套史記,更不用說其他各類雜學書籍了,撐死了只能湊一套四書五經,考試要是不小心考到四書五經外的內容,那幾乎就是兩眼一摸黑,根本不知道。
在寒門只能勉強讀著沒有註釋的四書五經的時候,世家子弟可能正拿著大儒,乃至於聖賢註釋版本的四書五經看,其他雜書雜論什麼的也能隨便翻看,差距可不來了。
當然了,原身丈夫顯然也是屬於寒門那一類,將近兩百本書的數量雖然不少,但大多數也都是蒙學和四書五經的一些分支,並沒有真正的長篇鉅著,所以價值有限,就算賣了,估計也只能賣二三十兩。
進了屋,老三在喬木的指揮下很快把床板掀開,把裡面的那一大箱子書給搬了出來,並且順帶著幫忙把上面的灰給撲掉了,才問道:
“娘,這裡面是什麼玩意兒?
不會有一箱黃金吧!”
喬木猛翻了個白眼,這孩子想象力倒不錯,不白日做夢可惜了:
“做你美夢去吧,咱們家要是有一箱黃金,我有必要讓你們去耕田嗎,直接買幾百畝田當地主多好。
裡面是你爹留下的書。
將來你們也用不上,正好家裡也沒什麼錢分家,索性就把這些書賣了,也能給你們每人分四五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