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因為有原身記憶,所以自然不會不知道食堂在哪,提著碗筷就同樣快步往公社食堂那邊跑。
這還是他們村比較大,所以才能有個公社食堂,像一些比較小的村子,那是幾個村子並一個食堂。
吃飯的時候更麻煩。
不同村子的人能因為別人碗裡比自己碗裡多一個米粒打起來,他們一個村子的還好些,最多說兩句酸話,怎麼著也不至於打起來。
走到食堂邊,喬木既看到了食堂邊上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的標語,也聽到了大家的招呼聲。
“喬太婆來了!”
“喬太婆快來我這邊,我這邊讓你插個隊,今天飯又稀了!”
“對對,喬太婆你快點到前面去吧,排後面就沒得吃了!”
不得不說,原身在村子裡跟大家相處的都還不錯,再加上年紀又是村子裡面最大的,輩分也是最大的一批,所以大家都願意照顧。
當然了,主要原因,還是原身為人處事都不錯,年輕的時候也願意幫鄰里忙之類的,要是原身是個混不吝的,到處佔別人便宜,那就算是老了,也沒人樂意相處,前日因,今日果,說的就是這。
感情都是處來的。
“誒,不用了,不用了!
我這糟老太婆吃不了多少,你們年輕人胃口大,就排前面吧!”
喬木自然不會插隊,她又不缺吃,何必跟別人搶這口乾的呢?
說著就在隊伍後排好了。
隨著隊伍不斷向前,喬木也能聽到前面的一些抱怨聲,就是諸如抱怨今天粥怎麼又稀了,今天粥裡的野菜之類的東西怎麼就又變多了之類的,總之感覺很是不滿。
不過也正常,歷來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些村民過了半年胡吃海塞的日子,自然對現在這樣每天喝粥的日子感覺不滿。
等到排到喬木時,就能看到前面的大木桶已經快見底了。
“啊,喬太婆來了!
快把碗拿來,我特地給你留了點粥底,都沒捨得往上攪!”
打飯的是村支書家婆娘,比喬木小了兩輩,今年才四十出頭,她倒不是和喬木有多少交情,主要是見她個八十歲老太太一人獨居,感覺可憐,所以才會特意照顧一下。
當然了,這種照顧肯定不可能比對她自家人更照顧。
“那就謝謝了!”
喬木道了聲謝,這才端著那碗半稀不幹的野菜粥,邊走邊喝。
沒辦法,這食堂裡面根本就沒有幾個桌椅板凳,大家基本都是蹲著吃,或者站著吃,反正就是碗稀粥,囫圇著喝完還要去上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