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瑞祥另外安排了兩個人送白楊鐵牛下山。
到了山下那兩人從兩家山民家裡領出兩輛摩托車,分別帶著白楊鐵牛趕回寶雞。
幸好一路上沒再遭遇黑衣人,而且趕上了寶雞至西安的最後一班長途客車。
回到西安已經是晚上,白楊不敢多做耽擱,還是找到丁思誠向其彙報。
丁思誠一聽說黑衣人竟將高瑞鑫等幾個尋秦教人滿門盡滅,不由得皺緊了眉頭,說道:“仙人洞地圖?真沒想到這所謂的仙人洞地圖,隔了一百多年又再次出現!”
白楊沒想到丁思誠居然聽說過仙人洞地圖,不由得脫口問道:“丁叔叔的意思,這世上還當真有一張仙人洞地圖?”
丁思誠點一點頭,說道:“不僅有仙人洞地圖,我還親眼看到過一篇《仙人洞遊記》,那應該是兩三百年前吧……”
丁思誠目光悠遠緩緩講述,白楊鐵牛則安安靜靜洗耳恭聽。
原來在兩三百年前、亦既是清乾隆中期,當時天下興盛國泰民安,有一個博學多才兼且武功高強的秀才,只因酷愛山水,時常在名山大川中尋幽探勝。每每遇到奇景異事,他便以《遊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而丁思誠提到的《仙人洞遊記》,便是出自這個秀才手筆。
據這篇遊記所載,這秀才在秦嶺山脈草璉峰中發現了一個宛如神仙洞府的大溶洞,溶洞內鍾乳倒掛石筍林立氣象萬千。
溶洞盡頭有一張純白色的玉床,玉床上躺臥著一位酣睡的仙人。
在丁思誠講述到這裡的時候,白楊跟鐵牛同時發出“啊呀”一聲,鐵牛更是脫口說道:“酣睡的仙人,這怎麼……怎麼這麼像是吃了不死藥的情景?可是……幾個煉丹者都已經死了,怎麼可能在這大秦嶺山中,又多出了一位酣睡的仙人?”
他這個問題也是白楊想問的,但白楊明知這個問題丁思誠未必能夠解答,忙介面問道:“那後來呢?這篇遊記有沒有記載這位仙人後來怎樣,有沒有從酣睡中醒來?”
“沒有!”丁思誠搖一搖頭,“那秀才守在仙人身邊超過十天,那仙人始終酣睡不醒,但其臉色卻一直紅潤鮮活,並未因十數日未進水米而蒼白虛弱。那秀才之所以認定這沉睡之人乃是仙人,這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那秀才不敢打攪仙人沉睡,靜悄悄地從山洞裡邊退了出來,之後便寫了這篇《仙人洞遊記》。在遊記上他還提到他畫了一幅山水畫,畫上景物便是仙人洞周邊景物。”
白楊跟鐵牛相互一望,白楊又道:“黑衣人逼著尋秦教人交出的仙人洞地圖,想必就是這副山水畫了?”
“很有可能!”丁思誠點一點頭,“只可惜這秀才的文字書畫都不是特別出色,所以他那篇《仙人洞遊記》流傳並不廣泛,而他畫的那副山水畫,更是無人知其蹤影。直到一百多年前,有一個倒斗門派據說得到了一張仙人洞地圖,並且按照這張地圖進入秦嶺山脈尋找草璉峰仙人洞。有沒有找到無人可知,但這個倒斗門派卻在不久之後慘遭滅門,而仙人洞地圖也就此失落。唯獨這篇《仙人洞遊記》,已經被人編撰抄錄,倒是一直流傳至今。只不過真正看過這篇遊記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白楊自小就從白老爺子口中聽到過很多倒鬥界的傳奇故事,但白老爺子卻從未提到過“仙人洞”三字,足可見這所謂的“仙人洞”,在倒鬥界流傳不廣。秦瑞祥一再賭咒發誓說他聽也沒有聽說過“仙人洞”,看來確非虛言。
“如果這秀才在遊記中記載的事情都是真實的,那丁叔叔以為,這所謂的仙人,到底會是什麼人?”白楊小心一問。
“這個我就很難說了!”丁思誠搖一搖頭,“畢竟你們才是真正跟幾個煉丹者交過手的人,如果你們都猜不出來,我更是無法揣測!”
“會不會……也是雪神宮的某一個侍衛流落到江湖之上,因為要陷入長時間的沉睡,所以不得不找到一個大溶洞,然後躲在裡邊沉睡休養?”鐵牛試著推斷,“又或者是其他幾個煉丹者身邊的隨從侍衛,偷吃了煉丹者的不死藥,所以……”
他說到這裡忽然打住,好像是想到了有什麼地方不太合理。
“所以什麼?”白楊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