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工具都由紅杏準備,白楊跟鐵牛也沒其他事幹,當天只是去買了鹽巴跟糯米,又去跟市郊一座寺院裡討了一包香灰。
之後就沒再出門,白楊掏出他爺爺的那本筆記本,認認真真從頭看起。
從今天這件事他能夠認清自己對倒鬥、或者說考古的知識欠缺太多,要想以後不再像今天這般丟人,他就必須儘快積累知識。
而要積累相關知識,好好讀一讀白老爺子留下的這本筆記本,當然是最佳的一條捷徑。
只可惜那本筆記本上對探墓挖墓講述不多,不過白楊已經知道,那上邊記載的各類殭屍怪物都是真實存在的,有這本筆記本在,可以說在日後尋墓考古的過程中,他就等於多了一樣保命的法寶。
鐵牛是個一說要看書就頭痛的人,先是找出他那把單筒獵槍擦拭了幾遍,之後便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再等第二天起個絕早,白楊想起那次被血狼追咬的教訓,先將隨身褲兜裡裝上糯米。
鐵牛見他煞有介事,忍不住哈哈笑他,說道:“你不是不信鬼神嗎?每次我說大粽子,你還要取笑我太相信你爺爺,怎麼你現在這麼迷信起來了?”
“這叫作有備無患!”白楊說,強迫著在鐵牛褲兜裡也裝上了糯米、另加一個小鹽包,再把香灰包跟散鹽包提上。
他自己的黑劍自然是要帶上,另外還帶上了他爺爺那個小木箱裡放著的幾樣老舊物品,比如那個顏色發黑、但聲音仍舊清脆的老鈴鐺等。
鐵牛則帶上了被他擦拭得鋥光瓦亮的那支單筒獵槍。
為不引人注目,他兩人將黑劍跟獵槍全都裝在一個布袋子裡。
——那個時候槍械管制得已經較嚴,不過像獵槍跟q槍在民間散佈得還挺多,你只要不是公然扛著支獵槍在街上走,基本上沒人管你。
不久紅杏過來,居然開來了一輛半新的小卡車。
照紅杏的說法,她叔叔扔掉盜墓的飯碗之後,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買了一輛二手小卡車專門幫人拉貨。
她那叔叔約莫四十來歲,名叫許華。黝黑的臉膛,結實的身板,看模樣是個蠻精明的漢子。
白楊鐵牛自然也跟著紅杏叫那人許叔。
那人也不多話,直接叫他們上車出發。
紅杏自然坐了駕駛室,白楊跟鐵牛則坐在後邊的貨箱裡。
一路顛簸了將近三個小時,小卡車抵達了一座小鎮。
讓白楊跟鐵牛料不到的是,許華居然很快就聯絡到一個老山民,那山民牽來一頭毛驢,將貨車箱裡的幾樣工具馱上。
當然不可能白乾活,紅杏悄悄跟白楊說,需要給老山民五十塊錢的報酬。
白楊雖然感覺有點貴,但也沒多說什麼,直接點了錢給老山民。
就在鎮上買了些東西吃了,之後由老山民牽著毛驢,領著白楊等人進山。
紅杏直到這個時候,才告訴白楊跟鐵牛,那個大墓是在一個叫郭坡村的附近一座大山腰裡。
傳說那個唐朝的王爺本來隱居在郭坡村附近,但他的後人在選到一處風水寶地將其厚葬之後,便遷到了山外。
而郭坡村卻是在數百上千年以後,另有人搬遷進山形成的村落,所以連郭坡村民,也不知道在他們村子附近,有一座陪葬豐厚的唐代古墓。
不想他們說著話,走在前邊的老山民轉回頭來連聲催促,說今天送他們去了郭坡村,還想在天黑之前趕回鎮上,所以要儘量走快些。
白楊幾步追上老山民,有意無意跟老山民攀談起來。
老山民得了五十塊錢的報酬,大概是心裡高興,很快就拉開話匣子,神神秘秘問白楊是不是倒斗的。
白楊有些奇怪,因為一般人可能一生都聽不到“倒鬥”二字,所以白楊反問老山民為什麼會這樣問。
老山民說道:“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有人傳說咱們這山裡有大墓,還是唐朝的,所以陸陸續續時常會有人進山找墓。我就是專門用毛驢往山裡拉貨的,所以也遇到過一回這種人,還是從他們口中知道,原來挖古墓的人,稱盜墓不叫盜墓,叫倒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