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向著其他幾人瞅了一瞅,見其他人都不發表意見,遂點頭說道:“那就挖吧!黃沙雖然好挖,但也容易坍塌,所以挖的面積要擴大,而且搬沙的難度比挖沙要大,所以我們先一同開挖,挖到一定程度之後,再換紅杏、玲玲還有陳師兄負責挖沙,我跟老黑還有大兵負責搬沙。”
幾個人都無異議,立刻揮動鐵鏟,共同開挖。
很快就挖到了一米多深,白楊等三人就開始往上搬沙,剩下紅杏丁玲玲還有陳小胖繼續往下挖。
但搬沙確實很困難。黃沙鬆軟,根本不可能往下挖出陡坑,自然就不可能往上提沙,而是需要踩著軟綿綿使不上勁的黃沙,一筐一筐往上搬運。
而且隨著越挖越深,沙坑的外圓也必須越擴越大,否則就沒法繼續往下挖。
結果看著很容易,等到好不容易挖到五六米深,幾個人已經累得渾身發軟。
幸好越往下挖,沙子也越來越細越來越密實,不像開初五六米那樣,挖一鏟沙起來,至少有半鏟沙又漏下去。
又往下挖了兩米多深,丁玲玲跟紅杏齊聲歡呼,幾個正在搬沙的男人趕忙下到沙坑底部觀看,豁然發現在沙坑底部,露出了一塊青石板。
石板表面平整光滑,明顯不是天然生就。
丁玲玲跟紅杏小心翼翼將青石板上的細沙撥落,很快發現那是一塊橢圓形狀的厚石板,最寬處的直徑約莫一米五六,較窄處的直徑也有一米二三。
石板上並沒有花紋雕飾之類,只是有一點很輕微的凹痕,應該是之前被考古鏟刮削的痕跡。
幾個人一致判定,青石板所覆蓋的,應該就是大墓的入口。
但石板佔據了整個沙坑底部,要挪開這塊青石板,就必須將沙坑挖得更大些。
不過有了這個發現,幾個人精神振奮,立刻開始像之前那樣挖沙搬沙。
又半個小時之後,沙坑底部被擴大了將近一倍,不過白楊眼瞅著所有人都精疲力盡,提議先回宿舍吃點東西休息一下,之後再回來挪開石板下墓勘探。
陳小胖卻道:“要我說咱們先挪開石板,如果下邊真有大墓,可以趁著咱們吃飯的時間讓風吹上一陣,以免下邊空氣汙濁,要等很久才能下去。”
白楊連連點頭表示贊成,於是幾個男人一同動手挪移石板。
那塊青石板異常沉重,幾個人用上了撬棍,這才將石板挪到一邊,果然石板下方,露出一個黑黢黢的洞口。
那洞口同樣呈橢圓形狀,最寬處約莫是有一米二三,較窄處也有一米左右。
探頭往下一看,可見那洞往下只有一米多深。
不過在洞壁一側,明顯另有通道。
馬秉孝興致勃勃地要先跳下去看看,白楊伸手攔住,說等吃過飯了再說。
一早馬秉孝帶過來了些熟食,為的就是中午直接食用。
所以幾個人回去宿舍立刻開吃。
但因為吃得太飽幹不成事,所以幾個人全都只吃了七八分飽,丁玲玲將剩餘的幾個饅頭用油紙包裹起來裝進揹包。
馬秉孝好奇問她準備把這幾個饅頭帶到哪兒去,丁玲玲說道:“大墓裡邊什麼情況都可能遇上,所以要隨身帶一些吃的喝的。”
“你的意思,怕被困在裡邊了?”馬秉孝顯出不以為然,“可這就在家門口,會有什麼情況,能將咱們困在裡邊?”
“防患以未然嘛!”白丁玲玲含笑回了一句。
白楊覺得丁玲玲考慮得非常周到,而這本應該是他這小組長操心的事情,趕忙也讓鐵牛跟紅杏將各自的水壺裝滿帶上。
“不是說下邊很可能被水淹了嗎?還帶著水壺幹嗎?”鐵牛隨口一問。
“下邊是不是真有水並不能百分百確定,畢竟我對這陰陽羅盤還不是很熟悉,不敢保證絕對準確。更何況古墓裡的水,你敢喝嗎?”白楊說。
鐵牛一聽也對,遂老老實實將水壺灌滿。
幾個人各自揹著揹包,帶上素常用的武器。
鐵牛走在最前邊,率先跳進青石板下邊的那個地洞,彎著腰用手電筒斜著往下照了一照,叫道:“這裡有一個斜往下行的通道,往前好像真的有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