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逸死了快五年了,新皇帝居然還沒登基,你敢相信?
狂喜之後,是空虛和茫然。
在旁人都在欣喜之時,臨江城內卻是波濤洶湧,老祖宗那邊鬆了口,朝廷裡的人就開始針對起北邊那位還想繼續往西、往北打的大將軍。
賊現實的一件事。
此時的嶽鵬舉麾下士兵大幾十萬,治下民眾更是接近兩百萬戶,雖然人口戶籍嘈雜、遼人、金人、色目人、漢人、都有,甚至還有著更北方遷移來的少許羅剎族人,但這兩百萬戶的人口可是實打實的!
特別是隨著北方逐漸平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歸鄉,想要回到北方老家落葉歸根。
可以說,在眼下的情況下,如若放任不理,那隻要嶽鵬舉動了心思,那對南宋來講,就是一個比金國更加可怕的對手!
自己人變成敵人,對某些政客來講,不過是一個思想轉變的過程。
甚至於,他們為了這一天,早依然做了無數的推演與準備。
秋季末,有一十三道聖旨傳入盛京嶽鵬舉之手,要起回京述職,受封一字並肩王.......
司馬昭之心路人可知!
只要嶽鵬舉敢回去,怕是就再也出不去臨江城了。
可偏偏的。
這位大將軍卻不以為意,在輝退了無數上來勸阻的部下後,攜十三騎南下入京。
天下譁然!
似乎沒人願意去相信,這世上居然還有嶽鵬舉這樣的人物。
要知道,手握百萬雄兵的他,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代替金國的地位,甚至於南下統一也不是沒有可能。
就這樣放棄了?
真的?
假的?
襄陽城外七十里,長江渡口。
一艘樓船行駛於平靜的江面之上,而今天的長江水,也顯得特別的平穩。
樓船之上。
藍禮一身白衣,歲月似乎並沒有在其面上留下絲毫的痕跡。
待其見到長江北岸傳來馬蹄聲時,只是吩咐綠衣煮一壺好茶。
樓船靠岸。
片刻後,在眾騎兵警惕的護衛下,面上鬍鬚濃厚的嶽鵬舉登上樓船。
“船家,此行渡江,要船錢幾何?”
與長江之上見到藍禮,嶽鵬舉沒什麼好意外的,反而是以一種非常平和的目光與藍禮進行交談。
見到這一幕,藍禮在心中默默的嘆了口氣。
嶽鵬舉是真的沒有造反的心思。
在看到對方眼睛的一瞬間,藍禮就已然看清楚了。
有些可惜?
可能吧。
可他該怎麼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