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師祖竟真的受了徐銳的啟發?
黃正元愕然望向張宗年。
張宗年朝他點了點頭,小聲說道:“不要打斷徐小友,興許是個契機!”
什麼?連張師也認為徐銳能助師祖成聖不成?
黃正元渾身一震,望著徐銳心中一片駭然。
徐銳沒有理會黃正元,盯著東籬先生繼續說道:“吾之靈,便是天地鬼神之主宰。
天若無我之靈,誰去仰他之高?地若無我之靈,誰去俯他之深?鬼神若無我之靈,誰去辯他吉凶災祥?
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之靈,便再無天地鬼神萬物。我之靈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無我之靈。
是故吾心即道,吾心即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世人借眼、耳、鼻、舌、身識萬物、辨善惡,此為本心,人人皆有本心,便人人皆可成聖!”
“轟!”
東籬先生只覺腦海中有天雷轟然炸響,那層始終未能捅破的窗戶紙好似春融之冰瞬間破碎,一個嶄新的世界驟然出現在他眼前。
徐銳的解釋雖然不一定正確,但東籬先生一身積累何等厚重,同樣的話聽在他的耳中又是另一番天地。
大道至簡,道理說開的時候往往十分簡單,但思考的過程卻是極難。
此時徐銳以王陽明的心學輕輕一捅,所有積累融會貫通,那些一直想不通的關節豁然開朗,深厚的學術理論頓時猶如洪水決堤,水到渠成,東籬先生距離悟道成聖只差最後一步!
見東籬先生瞳孔一縮,臉色大變,張宗年知道他已經到了突破瓶頸的關鍵時刻,頓時渾身繃直,雙拳緊握,緊張到了極點。
東籬先生豁然望向徐銳,沉重地喘著粗氣,用沙啞的聲音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徐小友說人人皆有本心,是故人人皆可成聖,可知易行難,若知而不行,又要如何成聖?”
聞言,徐銳沒有絲毫停頓,張嘴便道:“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是故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便是未知!”
“知而不行便是未知?!知行合一……好一個知行合一!哈哈哈哈……”
東籬先生突然仰天大笑,抬手一掃,將桌上的茶杯茶壺全都掃到地上,“叮鈴桄榔”幾聲脆響,茶杯茶壺碎了一地,茶水濺得到處都是,甚至沾溼了好幾卷寶貴的古書。
裕王三人大驚失色,東籬先生卻是毫不在意。
他一把抓過一疊大紙,又提起搭在墨盒上的筆,當即在紙上奮筆疾書起來,一邊寫,還一邊唸唸有詞,情緒激動,神情誇張,好似中邪一般。
“成了,成了,終於成了!”
張宗年喜極而泣,老淚縱橫,對四個少年拱手道:“家師悟道,家師悟道矣!”
東籬先生耽擱十年,卻不是荒廢十年,這十年的積累好似一汪深海聚於天靈,一朝悟道立刻進入忘我之境,一日千里。
幾人有幸得見一代宗師悟道成聖,自都興奮不已,但此時不敢打擾東籬先生,便跟著張宗年悄悄退出小屋。
才一出來,白髮蒼蒼的張宗年馬上“噗通”一聲跪了下來。
四位少年頓時大驚,連忙上前攙扶,張宗年卻十分固執,無論如何就是不肯起身。
趁徐銳來扶他的時候,他一把抓住徐銳的手腕道:“徐小友學貫諸子,當真無雙大才,此次不吝點撥,助家師悟道成聖,大恩大德,我儒家上下沒齒難忘!
張宗年身為家師之徒,能有幸見證他老人家得償所願,亦為其喜,為國喜,為我儒家一脈喜,請徐小友受老夫大禮!”
說著,張宗年竟是朝著徐銳深深拜下,裕王三人,特別是真正的儒家門徒黃正元頓時一臉愕然地望向徐銳。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