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拿下了三個境外殖民地,柳翼便有了充裕的資金來建設造船廠,不過如此大的工程並非短時間內能建成的。
因此在造船廠工程完成以前,柳翼依然要保持低調行事,免得被人知道他的冰峰基地正在研發新一代的戰艦。
不過柳翼也不著急,現在需要做的事情太多,韜光養晦才是正確的選擇,否則一旦開啟了戰爭,亞丘這點家底根本不夠瞧的。
和柳翼的低調不同,現在李星岐可以說是整個帝國最耀眼的存在,彷彿一顆正在不斷燃燒的恆星,將其他人都籠罩在他光芒之下。
隨著李星岐不斷地東征西討,他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在他控制下的殖民星系已經有十幾個之多。
與此同時,李星岐的艦隊也在不斷膨脹,從一開始的兩支艦隊,很快就變成了四支,現在又擴大到了六支,沒有哪一個星系的總長能有如此強大的軍力,所過之處無不紛紛投降。
然而,急速地擴張也給李星岐帶來不少問題,現在他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維持整個軍隊的運轉,同時他也需要大量的兵源來補充在各種戰爭中損失計程車兵。
兩方面的壓力使得李星岐不得不連續發動戰爭,一旦戰爭停下來,龐大的軍費支出就會壓垮財政,只有不斷進行戰爭才能獲得足夠的資金來讓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保持運轉。
柳翼把這些都看在眼裡,他心裡很為李星岐感到著急,戰爭不可能無休止地進行下去,總有停下的那一天,到時候李星岐該如何收拾這麼大一個攤子?
更何況戰爭總是有勝有負,從來沒有不打敗仗的軍隊,像李星岐這樣發展下去,萬一有朝一日吃了敗仗,因此而產生的負面效應很可能會把這部戰爭機器給壓垮,到了那時候,倒黴的恐怕不光是李星岐一個,甚至連柳翼也會跟著倒黴。
為此,柳翼不止一次地勸過李星岐,希望他能儘早改變目前這種以戰養戰的模式,重新回到發展民生,鞏固實力的道路上。
然而,柳翼的勸說並未起到任何作用,李星岐依然在按照原來的節奏一路向前疾奔。
站在李星岐的角度來看,這也並不奇怪,他在短短几年內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不是正好說明他採取的路線十分正確嗎?
反觀柳翼那邊,雖然一步一步走得十分平穩,但未免也太慢了些,幾年的時間,柳翼還是隻有亞丘一個地方,經濟和人口的增長雖然很快,但跟李星岐一比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一顆行星再怎麼發展,也不可能個十幾個星系相比,誰更正確,站李星岐的立場來說,其實答案非常簡單。
對於柳翼的勸說,李星岐是這樣回答的:“你那套方法在和平時期或許管用,但現在已經是亂世,不趁機加快速度,搶在別人之前壯大自己,將來你就只能做別人的食物,弱肉強食才是永恆的真理!”
聽完李星岐這番話以後,柳翼就再也沒有勸過他,兩人對於今後該走哪條道路已經產生了嚴重分歧,再也不可能走到一起了。
“恐怕以後我們很難再得到李星岐的幫助,我們必須趁早打算才行。”柳翼把事情告訴了葉娜。
葉娜很擔心終有一天柳翼和李星岐會兵戎相見,於是問道:“萬一哪天李星岐真的打到亞丘來,我們該怎麼辦?”
柳翼倒是一點也不擔憂,笑道:“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們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投降他。”
“你倒是想得開,難道你就不怕李星岐不肯放過你?”葉娜擔憂地說道。
“那倒不至於,我和他的分歧是關於誰的道路正確,而不是有什麼血海深仇。如果真的被他打敗了,我就大大方方地承認他是對的,想必他也不會為難我吧。”柳翼十分豁達地說道。
“看來你還是沒有野心,否則不會這麼輕鬆。”葉娜嘆道。
“不,我也是有野心的,只是不像李星岐,他的信條是征服,我的信條是發展。”柳翼解釋道:“他用武力征服對手,我用發展來解決問題,這才是我們最大的不同。”
葉娜仔細想了想,點頭說道:“似乎真是這樣……我雖然是軍人,但我也不希望打仗,可惜帝國走到今天,戰亂已經遍地都是,不想打也不可能了。”
“這個我明白,必要的時候該打還得打,畢竟有些矛盾是無法用其他方法解決的。”柳翼無奈地說道。
柳翼的擔憂很快就得到了印證,就在李星岐指揮著艦隊不斷向其他星系挺進的時候,沒想到後院卻首先起火,數個殖民地都爆發了叛亂事件。
一開始還只是星星點點的騷亂,很快就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動,不少駐軍被暴亂份子當場打死,甚至連機甲、裝甲車等武器都給奪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