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淵此去已是多日,朱小舟有些擔心。
沒多久便聽聞,秦王攝政,呂不韋自請退居朝堂之外,後來還莫名其妙的過世了。
民間對此也是議論紛紛——
更多的人,似乎都傾向於相信,是秦王殺了呂不韋。
可就她的親身經歷而言,她實在無法相信,趙政會這麼做......
“世事都無絕對,沒有絕對好的,也沒有絕對壞的。”司命卻說。
呂不韋雖有私心,卻絕沒有後世所傳那般包藏禍心,禍亂大秦。
似乎——
更多的,似乎是他想要證明,他的外交實力不遜於張儀蘇秦。
可隨著日漸膨脹的野心,他也意識到,再這麼下去,他的下場會比那二位更慘。
眼看著趙政一天天長大,行事果斷堅毅,具有非同一般的頭腦,自知再難以掌控。
趁著秦王羽翼未豐,這個時候從高位退下去,或許還有機會全身而退。
只是他多年經營,根深蒂固。
即使不身在局中,也對局勢有著難以言明的影響。
朱小舟問了,“既不是秦王所殺,那是何人所殺?還是,他自殺的?”
人人都說秦王是暴君,可他在位期間,從未殺過忠臣良將。
呂不韋為秦國打下的基礎,更是秦王日後一統天下的基礎。
若非他呂不韋的苦心運作,恐怕秦國未必能有如此國運。
就像司命所說——
他不是絕對的好人,也不是絕對的壞人。
趙政和他母親留於HD之時,要不是呂不韋的庇護,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回到秦國呢。他和呂不韋之間,多少也是有些情分在的。
又怎會殺了呂不韋呢?
不是趙政所殺,便有可能是趙政身邊的人所殺。
無非是為了以絕後患。
但同樣的理由,呂不韋自己也可能會這麼做......
可以說趙政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秦國如今的勢力,也是他苦心經營出來的。
自知到了該退出來的時候,他會是最想要讓趙政穩立於朝堂的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