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牛的父母在縣城裡做了點小生意,勉強餬口。
他本來還有個哥哥。
所以一出生,就被父母過繼給了沒有孩子的親舅舅。
張大牛本名張程錦,是他那個唱戲的舅舅給他起的名字。
他舅舅張寶臣——
也曾是當地有名的一角兒。
後來,鬼子佔領了縣城,把張寶臣請去唱戲。
那張寶臣雖是個唱旦角的,卻有著一身傲骨,不肯向鬼子俯首。
當眾,吞了煙膏——
張程錦沒得來及給舅舅收屍,就被親哥哥拉上,連夜跟著親爹親孃一起逃到了鄉下。
不甘認命看同胞被害。
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改了名字,跟著大部隊走了。
時間一晃已是三、四年。
這時候,他已經是小隊的隊長了,帶著幾個跟他那時候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搞事情”。只是——
自從離開了父母大哥,就沒敢再回去。
既然已經改了名字,就是擔心——
萬一哪天落到了敵人手裡,禍連家人。
卻不曾想,偏在這個時候遇上了小夏。
這一世的小夏,本是大家千金,父親是外交官,母親是建築世家的獨女。
而她的親生母親,卻只是一個舞女。
小夏的生母本以為生下孩子,就能夠順利嫁給小夏的父親。怎料,大著肚子卻突然從報紙上看到——
愛人娶了名門千金的新聞。
她早產生下了女兒小夏。
因為是女兒,就徹底斷送了她嫁進豪門的美夢,一百塊大洋就把襁褓中的孩子,賣給了孩子的親生父親。
從頭到尾,小夏的親生父親都沒有再露過面。
是父親的妻子,帶著一百塊來換走了小夏。
她抱著小夏坐上汽車,剛剛開走。
小夏的親生母親,就從租住的公寓一躍而下......
小夏並不記得親生母親長什麼樣子了。
自她懂事以來,是母親陪著她、照顧她、教導她。她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母親所生的孩子,但是母親待她與親生的無異。
她四歲的時候,母親生下過一個弟弟,全家人沉浸在喜悅中。
但是不久後,瘟疫肆虐。
剛出生不久的弟弟,沒能在那一場浩劫中存活下來。
於是,母親瘋了。
似乎是從那一天開始,她對小夏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控制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