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麼情況?周興雲不由感到十分驚訝,他的目光只是離開了一陣,眼前戰況怎麼就變了個樣?
維夙遙、南宮翎、綺酈安、無常花一眾鎮北騎的高手,依舊在和七大異國高手角力。敵我雙方的主力戰將,強者們之間的激戰,基本沒有太大變化,雙方依舊平分秋色,打得難解難分。
可是,兩軍基層將士的對抗,卻是中原勢力佔盡優勢。
萬餘聖耀軍將士,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雙方交鋒之初,中原勢力哪怕有五百炎姬軍相助,也未能壓制住聖耀軍的氣焰。
現在和飛龍崖一役時不同,當初聯合二軍之所以迅速潰敗,並不是聖耀軍將士很弱,而是他們缺少主力戰將,沒人能擋住維夙遙、南宮翎一行高手的衝殺。
今天萬餘聖耀軍,能與五百炎姬軍和三千餘中原將士僵持不下,皆因赫拉赫、巴布魯、猛虎將軍、羅薩大將軍等,聖耀軍的中堅驍將,都能騰出手來震懾八方。
聖耀軍將士在赫拉赫等人指揮下,有條不紊的迎戰中原人馬,擋下阿伊莎、白璇璣等人衝陣,使其穩住陣腳堅守一線。
不過,聖耀軍將士的防線,在韓秋澪和許芷芊參戰後,轉眼就被攻破了。
萬餘聖耀聯軍對戰三千八百中原將士,他們的優勢在於人多勢眾,可以適當的調配戰力,讓身處最前線奮戰的將士,獲得合理的休息機會。
兩軍將士短兵相接的時候,一線禦敵的戰士,並不是一直都在戰鬥。
就拿炎姬軍來舉例,蛇沐青和阿伊莎在一線奮戰,與聖耀軍將士打了三五分鐘,這時候位於二線的白瑩和宇文嫦,就會頂上一線,掩護蛇沐青和阿伊莎退到三線。
白璇璣和芩簌簌則會由三線轉移二線。
這是炎姬軍成員在戰鬥時,經常出現的節奏調整。
大部隊的變動也是如此,炎姬軍一營有五個百人連隊,當一線的百人連隊,艱苦奮戰了十多分鐘,二線的百人連隊,就會換上一線。
兩軍對壘的時候,第一陣線將士的壓力,無疑是最大的,他們就像一張大網,必須攔下正面襲來的所有攻勢,體力消耗自然不可估量。
由於敵人的攻勢,大部分都被站在前面的第一線戰士擋下,所以第二陣線的將士,身上的壓力自然輕鬆很多。
第二陣線的將士,只需堅守陣位,防好第一陣線疏漏的敵人,掩護好前方將士的後背,即可不負眾望。
三線、四線的將士也是如此……
總之,將士們的站位越前,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
畢竟兩軍對壘之際,雙方的接敵面有限,合理調配隊伍,讓將士輪流接替一線,即可生生不息,發揮出戰士們最大的戰力。
誠然,上述是最理想的情況,在兩軍激戰時,雙方將士與敵奮戰,往往無暇顧及那麼多事情,大家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尤其是兵力較少的一方。
聖耀軍的兵力,大約是中原勢力的三倍,所以他們可以合理的調動人員,讓身處第一陣線奮戰的將士,獲得更多喘息的機會。
更何況,當身處第一戰線的聖耀軍部隊,和中原將士激戰了十多分鐘,位於第二戰線的聖耀軍部隊,便頂上前排,掩護第一線的聖耀軍部隊向後退。
敲重點,第二戰線的‘部隊’上前,接替第一戰線的‘部隊’。
這不是人員交接,而是部隊更迭。
這不是士兵與士兵之間的陣線交替,而是部隊與部隊的戰線互換。
炎姬軍一營,可以進行人員排程,可以進行連隊排程,但她們不管怎麼調配,五百炎姬軍都要接敵,只是站位靠前的人壓力山大,站位靠後的人相對輕鬆。
聖耀軍的部隊輪換,直接讓一個部隊,退到後方休整,這是中原勢力不具備的能力。
誰讓聖耀軍的兵力,將近是中原將士的三倍。
宇文騰飛研判局勢時,認為中原將士必須突圍,理由就在這裡。
孤立無援的中原將士,耗不過聖耀聯軍!
現在雙方勢均力敵打得平分秋色,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將士會越戰越疲,最終敗給人多勢眾的聖耀聯軍。
因此,宇文騰飛才希望周興雲等人,別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機會,就立刻殺出重圍,撤回西線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