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天宮鳶說的,聖耀聯軍的儲備糧,不足以維持他們和中原勢力,打一場長線戰爭。
更何況,聖蠍大皇朝國內也缺食物……
對於聖蠍大皇朝而言,今天與中原勢力的交鋒,不成功便成仁,他們已到生死存亡之秋。
聖蠍大皇朝為了延續與生存,就必須斷尾求生,唯有出賣四國,聖蠍大皇朝才能儲存自己。
聖蠍大帝為了聖蠍大皇朝,為了聖蠍大皇朝的子民,背信棄義什麼的,根本不在話下。
現在能讓聖蠍大皇朝活下去的路子,只有一條,那就是犧牲四國的利益,獻祭四國的遠征軍,從而將這場仗延續下去。
這麼說吧。三國將士聽完端木靜女的話,大家心底都有數,對於聖蠍大帝而言,獻祭四國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選題。
三國將士不敢想象,自己戰死沙場之後,六國同盟會如何踐踏他們的家園,蹂躪他們的妻女。
戰爭很殘酷,殘酷到會人吃人……
最終,丹夏國、巴梁國、大祁王朝的將士,腦海中都寫滿了‘吃人’二字。
黃酆國明顯是看透了聖蠍大皇朝,所以當機立斷,選擇背叛盟友。
在這一刻,三國的將士,都如同被天宮鳶一語點醒的端木靜女,他們看到了殘酷的現實,看到了殘忍的真相。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聖蠍大皇朝是他們必須剷除的勢力,否則他們將國破家亡,妻兒老小都會成為它國蹂躪的物件,甚至是入口的食糧。
絕不能容忍!絕不能放過!他們就算拼了命,也要將聖蠍大皇朝拉入地獄!
只有聖蠍軍敗亡,遠在故鄉的家中老少,才能安穩的生活。
南軒國、丹夏國、巴梁國、大祁王朝的將士,都深切地明白到,他們的命,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一條生命。
他們肩負著家人的安危,他們無路可退,哪怕與聖蠍軍同歸於盡,他們也在所不惜。
這、就是中原大軍願意放過他們的原因。
說句心底話,宇文隆和白柏子,都沒料到北境王麾下,居然還藏有天宮鳶這號人物。
宇文隆他倆並不知道天宮鳶是誰,但是……天宮鳶去了五萬聖耀軍一趟,就完全煽動起他們的仇情,讓四國將士發自內心,咬牙切齒的憎恨聖蠍大皇朝。
這是宇文隆等人萬萬沒想到的情況……
現在的四國將士,非常可怕。
五萬聖耀軍與十二萬中原大軍交鋒,死的死、殘的殘,可謂一路潰敗逃亡。
講道理,五萬聖耀軍士氣低迷,將士們理應心灰意冷,感到十分頹靡和悲傷。
然而,五萬聖耀軍投降之後,他們的眼中充滿怒火與戾氣。
用白柏子的話說,如果中原大軍在北線圍剿五萬聖耀軍時,是與眼下的四國將士交兵,我軍的傷亡人數,恐怕會是現在的三倍以上。
此時受天宮鳶煽動仇情的四國將士,已經變成一支痛恨聖蠍大皇朝,為了家園,為了家人,必須奮起反抗的哀兵。
事到如今的四國將士,都心甘情願帶頭衝鋒,作為一支敢死隊,為中原大軍充當炮灰。
因為四國將士都知道,他們不能戰敗!他們必須勝利!
家中妻兒老小的命運,將取決於他們能否在戰場上,擊潰聖蠍大皇朝。
就這樣,位於北線戰區的十二萬中原大軍,以意想不到的形勢,在丹夏國、巴梁國、大祁王朝三國主力軍的幫助下,宛如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橫掃詩崑山北線戰區。
短短的十多天,北線戰區的十二萬中原大軍,便將戰線推進到詩崑山周邊。
位於北線戰區的十二萬中原大軍,已經抵近聖耀聯軍的大本營,具備進攻詩崑山的條件。
把話說回來,十二萬中原大軍在北線戰區勢如破竹,一鼓作氣攻到詩崑山附近,孫不同難道就不會從中作梗嗎?
不會!天宮鳶可以斷言,孫不同肯定不會作梗。
天宮鳶放任孫不同不管,就是因為她知道,孫不同肯定會為了自身利益,在戰場上大出風頭。
無鋒上座可以利用孫不同,天宮鳶也可以將計就計,讓孫不同重挫聖蠍軍。
現在孫不同最需要什麼?他最需要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