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一個、你可以說他是機緣巧合,可以說他走了狗屎運,撿到個天資聰慧的寶貝徒弟。
教出二個、那隻能說明,作為六聖王之首的大法王,是真才實學的名師。
誰走了狗屎運,這裡就不拿出來點名批評了,懂的人都懂。
“孤在組建同盟軍時,曾對諸位說過,聖蠍大皇朝的賢能,遠比中原多得多,哪怕古今六絕齊心協力,也不是我聖蠍大皇朝的敵手。孤、從不對盟友妄語。”
聖蠍大帝當時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聖蠍大皇朝的古今強者,已經遠遠超出中原勢力。
只不過,當初組建同盟的時候,十三國同盟的各國代表,都不太相信聖蠍大帝的話。
他們覺得聖蠍大皇朝的古今強者,不可能超過六人。
當初大家都認為,聖蠍大皇朝的古今強者,數量能趕上中原的古今六絕,就相當於得滿分了。
最後十三國響應聖蠍大皇朝號召,組建同盟軍入侵中原南境,皆因他們設計圍殺了六凡尊人,以及十三國同盟的古今強者,比中原的古今六絕多。
聖蠍大帝雖然看出各國代表,都不相信聖蠍大皇朝的古今武者,已經超過中原勢力。但是,他沒有過多解釋……
客觀事實不因主觀而改變,只要十三國能順利結成同盟就好,聖蠍大皇朝有沒有那麼多賢能異士,等到了關鍵時刻,自然能見分曉。
此時正是關鍵時刻。
聖蠍大皇朝的六聖王,武功都深不可識,大法王更是涅盤老祖和聖蠍大帝的師父,武功之強更是不可估量。
至少榮汐帝后、太古老人等,能明確地斷定,聖蠍大皇朝的六聖王,都有與自己一戰的實力。
六聖王均沒有隱瞞實力的心思,他們渾然天成的氣場,就連太古老人都感到有些不舒坦。只能實力相當的勁敵,才能做到這種程度。
尤其是六聖王之首,那個看似俊朗的中年男子,他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能讓太古老人不寒而慄。
這使太古老人頭一回萌生出,自己或許打不過眼前男子的念頭。他竟然心虛了!
聖蠍大帝只介紹了六聖王中的大法王,而另外五位,他則沒有多說一二。
畢竟,六聖王存在的真實性,就連聖蠍大皇朝的老臣都難以考證。
就像大法王所言,六聖王是輔佐帝王治理天下的幕僚,平常不會參與朝中的權力鬥爭。他們會盡量避免自己的資訊洩漏,從而更好發揮六聖王在軍中的職能。
聖蠍大帝雖然沒有逐個介紹六聖王,但他讓六聖王的首席、無壽仙尊,作為六人的代表,與各國領袖打交道,就足以彰顯六聖王的實力與地位。
涅盤老祖和聖蠍大帝,都是大法王的弟子,能與他齊名的另外五位聖王,再差也比涅盤老祖強。
強如涅盤老祖,都要向這六人屈躬卑膝。
聖蠍大帝介紹完大法王之後,便由大法王向眾人,大致地概括了一下,另外五位法王在軍中的地位。
聖蠍大皇朝有八百所向無敵的帝王軍,而這八百帝王軍,又可分為上位五百將士,和下位三百將士。
詩崑山戰役出動的兩百帝王軍,以及追擊秀桀軍出動的百人帝王軍,都是帝王軍的下位將士。
在聖蠍大皇朝過去的軍事演練中,三百下位帝王軍將士,與一百上位帝王軍將士對戰,從未有過一勝。
換而言之就是,上位帝王軍將士,比下位帝王軍將士,強大了不止一星半點。
然後,負責統率五百上位帝王軍將士的百夫長,便是聖蠍大皇朝的五聖王。
聖蠍大皇朝攻城略地,不得不動用帝王軍時,通常都會交由下位的帝王軍去處理。
人手實在不夠了,才會調動上位的帝王軍將士。
上位帝王軍將士出動,並不代表六聖王會跟著出手。
至少榮汐帝后率領繼寶國精銳,與八百帝王軍交鋒時,並沒有遇上六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