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不同?”朱高煦愣了一下,滿臉懵逼。
看著自己父親臉上的表情,朱瞻壑感覺很熟悉,也很無奈。
來了雲南之後,自己這父親進步了很多,但這會兒的表情讓朱瞻壑感覺夢迴應天。
回到了以前那個啥都不懂的漢王朱高煦。
“您現在感覺不出來也是正常的,不過以後您就知道了。”朱瞻壑的思緒被自己的父親打亂,露出了個笑臉。
朱高煦並不知道土豆的弊端,或者應該說目前整個世界上也就只有朱瞻壑自己知道,或許美洲的土著也知道,但是無所謂了,他們也介入不到這個天大的局裡面來。
也正是因為不知道,所以在朱瞻壑東征倭國、朱高煦主持育種工作的時候,選擇的都是最快最便捷的方式。
重茬種植。
所謂的重茬種植就是不換地,也不休地,在一波收穫了之後就立馬種下一波,用的是同一塊地、同一樣種子。
哪怕是在後世,農民們也很少用重茬種植。
以北方為例,夏季五六月份收麥子,收完麥子之後會種上玉米或者大豆,等到玉米大豆收穫了,就會重新種上小麥,或者就讓地空一個冬天,等到來年種上花生或者是小米。
這就是正常的種植順序,裡面包含著漢人幾千年來的經驗。
豆科植物會固氮,能肥地,所以一塊地在一到兩年之內最少會種一波大豆或者是花生,而且通常都是第一年小麥玉米輪換,第二年小麥大豆輪換。
這樣的種植順序能夠保證土地肥力下降的相對較慢,同時也能夠預防一定的病害。
而重茬種植就不一樣了,連續種植同一種作物會導致土地肥力急速下降,同時土壤中的病菌也會慢慢的累積起來,對下一次種植的作物產生影響。
土豆本就是極耗地力的作物,朱瞻壑還記得自己老家有一句老話,說“一年地蛋子養三年”。
地蛋子就是土豆的地域性稱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種一年的土豆得養三年的地。
除了土壤肥力之外,土豆本身就是極容易受病害影響,而且還會透過種子將病害遺傳給下一代的作物。
重茬種植本就會導致病害加劇,再加上土豆的特性……
朱瞻壑在自己父親的身上,看到了未來中亞乃至歐洲各國的樣子。
“你不願意說就不說吧。”
朱高煦現在已經不像是永樂七年八年的時候那麼苛求自己的兒子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跟自己交代清楚了。
現在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弊端,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長處,所以不管是什麼事情他都會很放心的交給自己的兒子。
他知道,沒有這個兒子,自己只會朝著虛無的目標努力一輩子,最後一無所得。
“不是我不願意說,是說出來沒人信,包括您也是一樣。”朱瞻壑笑了笑,他是真沒指望自己的父親能理解自己的計劃。
這是認知層面不同所導致的,不是透過分析就能分析明白的。
“漢王殿下,世子殿下!”
就在父子二人都笑起來的時候,朱恆突然走了進來。
“黔寧王府,右指揮都督和沐駙馬求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