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白問:“這個人是誰?”
女孩答:“我也不認識,師父說他叫李二焦,住在河南洛陽。”
東方白問道:“這個人有什麼過人的本事?”
女孩答道:“師父說這個李二焦是摸金校尉的後人,懂得一些下墓的方法,更瞭解摸金一派的許多事,有他同行,也許可以幫我們對付那些盜墓人。”
東方白對此是不屑一顧,“一個盜墓賊的傳人,有什麼好合作的!”
女孩說:“師父說李家早就不做倒斗的事情了,他父親三十幾歲了,結婚很多年了,老婆是懷上了一個又一個,結果不是流產,就是生下來就死了。
自知是壞了別人的風水,報應在了自己後人身上,陽宅管現世,陰宅管人丁。
於是,就去洛陽著名的白馬寺拜觀音菩薩,許諾以後一定洗手不幹了,求菩薩賜給自己一個後代,延續香火。”
東方白看不了損人利己的行為:“毀人家風水,報應在自己兒孫身上。這些所謂的摸金校尉,乾的是什麼勾當?為了一點錢財,挖墳掘墓,幹那種雞鳴狗盜的不法不義之事。
不義之財君莫取,上天的規矩是有借就有還,你從人家那裡拿出來多少,以後也會翻倍的還出去更多!”
女孩道:“我也不喜歡這些盜墓的人,聽師父說過,有一夥盜墓賊千辛萬苦的進入了一個古墓後,卻看到裡面赫然寫著一排字‘你不動我,我也不動你!’他們當時都嚇壞了。錢哪裡都可以去賺,何必非要用這種方法!”
唐天順問:“這個李二焦,就是拜菩薩求來的那個孩子嗎?”
女孩答:“正是!”
這個河南洛陽的李家,在江湖上雖然是名氣不大,但是在盜墓的人中,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社會上各行各業,五行八作,都是有一個發明人的,就好像是倉頡造字、蔡倫造紙、杜康造酒等等。
盜墓的工具洛陽鏟,這個工具的發明人正是李二焦的父親李鴨子。
1923年左右,洛陽馬坡村的村民李鴨子去趕集市,無意中發現一家包子鋪的小夥計正在搭棚子,用一把形似馬蹄的鏟子在地上打洞,每向地下戳一下,就會帶起一些土,棚子就這樣很快搭成了。
這個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他意識到這個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錐更容易探到古墓。
於是,照著那個工具畫了個紙樣,找鐵匠打造了出來,第一把洛陽鏟便出現了。
因為女孩特別聽師父的話,她堅持要去洛陽找李二焦。沒辦法,一行人只有踏上從杭州到河南去的火車。
路上無話,只有吃飯、睡覺和一些簡單的閒聊啥的細小雜事,因為不重要書中從簡,此處省略一萬字。
到了洛陽,面對著有著我國四大古都之稱的古城,東方白想起了歐陽修的《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他看了看身旁的女孩,發覺女孩也在看著他,就馬上將視線轉移開來了。
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他心中暗自想著。
大家無心欣賞風景,時間不等人,晚一步古墓都有可能被盜,秘籍落入賊人之手。
他們很是心急,吃著燒餅和鍋盔,每人又喝了一碗不翻湯。
這個不翻湯在是洛陽是很有名的,每一家的招牌上都寫著自己是最老派最傳統最正宗的。
“不翻湯”古稱“九府不翻湯”。
“不翻”是什麼意思呢?指的是一張與小孩手掌差不多大的綠豆麵餅。
這個麵餅製作很講究,先要把綠豆泡漲磨細兌水調成汁,汁水要不稀也不稠,然後將汁攤在鏊子上,用爐火加熱,一分鐘左右就能熟,由於整個過程不需要翻面,所以得名“不翻”。
面做好後,加上血塊、平菇、豆皮絲、粉條、油炸丸子,配上羊肉高湯一起加熱。
出鍋後,再加上點蔥花香菜和辣油,那真是清爽不膩,好吃可口。
一行人來到李二焦的住處,這時候李鴨子已經死去多年了,常年下墓不見天日,受墓裡面的陰氣侵襲,他一直身體就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