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往往伴生在銀礦和銅礦之中,鄭芝龍當然不會放過礦坑中的銅,於是,鄭芝龍一舉躍為大明銅礦的最大供應商,就連南京和荊州的鑄幣工坊,也向鄭芝龍採購大量的銅
按照既定戰略,鄭芝龍四處抓捕土著人,然後運至福建廣東乃至日本,出售後獲取鉅額利潤同時,鄭芝龍雙管齊下,一方面從福建招募貧苦農民至棉蘭老島挖礦,另一方面,鄭芝龍在田川家族及豐臣家族餘脈的支援下,在德川幕府的統治區內大肆抓捕日本人,然後運送至棉蘭老島
一來一去之下,鄭芝龍謀取了鉅額利潤,棉蘭老島也逐漸繁榮起來,足足有兩萬多漢人及四萬多日本人在島上辛勤開拓
鄭芝龍在棉蘭老島上弄出偌大動靜,近在咫尺的西班牙疑慮重重,想分一杯羹,卻實力不濟,想視而不見,卻又不甘心
正當西班牙人猶猶豫豫之時,鄭芝龍將目標瞄準了他們一場宿務航後,西班牙人失去了在東南最後的據點,灰溜溜地逃至墨西哥
驅逐了西班牙人後,鄭芝龍志得意滿,藉助棉蘭老島金銅之利,投入巨資試鑄重炮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後,鄭芝龍終於掌握了重炮鑄造之法,並馬上加快了三層甲板戰艦的建造的程序
鄭芝龍的遠洋作戰實力急劇上漲,遠遠地將班達海的荷蘭人拋在了後面鄭芝龍理所當然地將目標對準了掌控一半香料產地的荷蘭人
這下,可讓林純鴻犯了難
荷蘭人失去巴達維亞這個穩固的基地後,在東南亞的勢力已經日薄西山,林純鴻想驅逐荷蘭人,輕而易舉他之所以讓出一半的香料產地給荷蘭人,實質上是將班達海的荷蘭人當成了人質
為何要這樣,原因無他,為了開拓一條直通歐洲的航線而已
林純鴻比任何人都清楚,歐洲的荷蘭英國法國異常活躍,在制度創新科學理念上已經遠遠將其他地區拋在了後面為了吸收歐洲的最新營養,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派遣商船至歐洲展開貿易
文明,是需要互相接觸,互相競爭的美洲的文明發展緩慢,與其地理上的封閉性有莫大的關聯基於以上考慮,林純鴻在去年派遣姜淑讓率領使團至葡萄牙英國
使團能否順利抵達歐洲,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荷蘭人是否放行畢竟,印度東非航線由葡萄牙壟斷,而從開普敦至歐洲的航線,由荷蘭人掌握
因此,林純鴻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分潤一半的香料來源與荷蘭人,並任由荷蘭人經由馬六甲海峽返回歐洲
如此一來,荷蘭人在琢磨是否襲擊使團時,就會的林純鴻強力報復,將東南亞的荷蘭人宰得一乾二淨
說得更直接點,就是林純鴻想用一半的香料來源,換取西非的自由通行權!
這個考慮,就連荊州內部的高層都不知,就更別談鄭芝龍了林純鴻有心派遣使臣至鄭芝龍處曉以利害,說服鄭芝龍放棄攻擊班達海的荷蘭人但想來想去,林純鴻還是放棄這個打算鄭芝龍要是有這麼廣闊的視野,將自己置身於全球中考慮,何至於傻到後來會投降韃子?
林純鴻不用想也知道,跟鄭芝龍講什麼西非通行權,就如對牛彈琴一般
不過,用武力阻止鄭芝龍向班達海擴張,或者乾脆聯合荷蘭人打擊鄭芝龍,這點林純鴻從心理上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況且,一旦阻止鄭芝龍向班達海擴張,很可能導致鄭芝龍重新將目光轉向大陸,這與當初鼓動鄭芝龍向後擴張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如果順利,姜淑讓也快回廣州了吧?西非航線的自由通行權……這個確實有點大躍進,還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吧……”
最終,林純鴻決定放任鄭芝龍與荷蘭人開戰,冷眼旁觀
現在,鄭芝龍大勝荷蘭人,後上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往後該何去何從,顯然已經到了調整的時候
林純鴻思索良久,最終給鄭芝龍設定了一道分水嶺:若鄭芝龍鞏固東南亞諸島,或者繼續往孫蘭洲擴張,暫時不必理會他;若是鄭芝龍將注意力轉向大陸,那就採取雷霆措施,打消鄭芝龍的愚蠢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