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等人在玄武門大戰時候,由於上朝時間還早,李淵正在皇宮內的湖中陪著妃子在划船,為了自己面見李淵時候他反應不過來,在玄武門大戰漸平之後,李世民便讓尉遲恭先來一步。
尉遲恭穿著帶血鎧甲來到李淵面前,遠遠的都能聞到血腥氣,妃子大驚,李淵不悅道:“你從何處來?怎麼滿身是血,發生什麼事了?”
尉遲恭單膝跪地行了個軍禮,正色稟告道:“回稟陛下,今天臣等陪同秦王前來早朝,不想在玄武門遇到太子、齊王帶兵圍殺秦王,臣奉秦王命令殺出重圍前來護駕。”
一旁的裴寂、蕭瑀、陳叔達等人互看一眼,都心知肚明咋回事,因此不做聲。
李淵一聽仨兄弟打起來了,這還了得,高聲疾呼道:“段志軒,讓段志軒立即帶禁軍前去,將那三個孽障給朕擒來,裴寂、蕭瑀你們也去。”
尉遲恭大聲道:“陛下勿憂,段將軍已經帶人過去了,想必過一會兒會和秦王等一同過來。”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帶著一眾大將沐血而來,李淵看到李世民滿身是血,驚道:“你怎麼這般模樣,你大哥、四弟在何處?”
李世民跪下道:“還請父皇贖罪,兒臣今早來上早朝,沒想到大哥、四弟他們在玄武門埋伏了軍馬要殺兒臣,還好兒臣屬下拼死相救,不然兒臣就見不到父皇了。”
看著李世民悲傷欲絕,李淵也是深感蒼涼,點點頭道:“那兩個逆子呢,段志軒你給朕押上來。”
眾人低頭,李世民又道:“回稟父皇,在亂軍中誤傷了大哥、四弟,而今他們已經被叛軍收走了屍身,兒臣前來是想請父王應允讓兒臣出兵平亂。”
李淵聞言就像沒了魂魄一樣,盯著李世民看了許久,最後虛弱的揮揮手,讓他自便,而今兩個兒子已死,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讓所有人都退下,自己一個人坐那發愣。
所有人退去,李世民讓段志軒留在皇宮,因為他媳婦長孫正在按照之前計劃好的清理後宮,這次李世民不打算放過太子、齊王一黨任何人。
李世民帶人來到太子宮,與太子衛率在坊市發生了戰鬥,不過很快就被平息了,李世民將太子府、齊王府人眾都逮了起來,女眷都送進了皇宮交給長孫處置,直系親屬被殺戮一空,其他人流放嶺南。
接到李淵讓來長安的旨意,高不二立即就動身,沒想到在路上收到了李世民派來的人,告訴了玄武門之事,高不二沈默良久,繼續動身北上。由於此次前來就他一人,所以立馬換馬車改為騎馬,同張仲平兩人快馬而去。
五天後,高不二來到長安,哪也沒去,直接朝皇宮而來,擔任皇宮宿衛的段志軒見到高不二、張仲平大驚,慌忙前來拜見,高不二給他使眼色止住了他,朝他身後道:“怎麼,世民,我去見你父皇你也要阻止嗎?”
原來李世民聞報高不二已經來到長安,便和長孫一起前來宮門前迎接他。高不二阻止段志軒見禮,是覺得他好不容易作了從龍之臣,如果見禮,誰知道李世民這兩口子心裡會不會有疙瘩,這事試不得。
但是他也相信,如果李世民敢對他不利,玄甲軍中自會有人保自己安全,再一個是出於對李世民的信任,相信他不是忘恩負義之輩。正是基於這兩點,他才敢孤身來長安。
果然,李世民兩口子雖然把控了大局,一直佔領皇城,但是還沒黃袍加身,所以見到高不二行的依然是叔侄大禮。
李世民哭訴了兩位兄弟的苦苦相逼,道:“還請皇叔為我做主。”
高不二親自扶起他們夫婦道:“其實你和你大哥誰做皇帝我都樂見其成,你父皇也是這個心思,就是怕你們兄弟相殘,不過而今事已至此,希望你將來做個好皇帝,另外要善待你父皇。”
李世民復又跪下跪謝高不二不怪之恩,另外又發誓道:“請皇叔放心,世民定會如之前一樣孝敬父皇。”
高不二扶他起來道:“你馬上就是這天下之主了,不要動不動就行如此大禮,心裡有就行了,你父皇呢?”
“父皇自那日之後一直在武德殿中,誰也不見。”
“走吧,我去看看他,逢此大變估計他傷心不輕。”言罷由李世民夫婦二人陪著來到武德殿,守在武德殿的文武百官見高不二來了,連忙行大禮參拜,高不二來到殿前,對守衛在宮門口的李淵親通道:“開門!”
眾侍衛見周王來了,立馬態度大變,不像之前冷眉怒對文武百官,立馬躬身開啟殿門,請高不二進去,一個內侍先行去報告李淵。
一直魂不守舍的李淵聽聞高不二來了,立馬踉踉蹌蹌的過來拉著高不二悲傷欲絕道:“兄弟你總算來了,為兄無臉見你啊,你看看那幾個不成器的東西,為了把椅子居然不顧同胞之情,現在好了,李世民這個逆子居然殺兄、殺弟,怕是連老夫他看著也是礙眼。”
高不二好言相勸,安撫住丟了三魂六魄的李淵。
李淵繼續道:“兄長無能,管不好兒子,更無臉坐這萬里江山,還是你來坐吧,這樣也不枉費了咱們兄弟一番辛苦。”
李淵聲音很大,殿外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搞得李世民很尷尬,眾臣自覺地退後,距離百十米左右,他們一家人的事還是不聽為妙,不過這周王確實是個變數,一旦他振臂一呼,只怕天下立馬得變姓。對此李世民夫婦倒是一點也不擔心,高不二他叔侄倆情同父子,誰坐江山都虧待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