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弘退往宜春郡後,立即從各地依附郡縣調集人馬,準備再同高不二大戰,但是各郡本就是名義上依附,如今見他大敗,聽令的人並不多,最後東拼西湊,再加上就地招募、收攏散兵,弄出來六萬來人。
世代盤踞西南的馮盎,向來以地方豪族自居,從來看不上林士弘這泥腿子出身。之前因為手中兵馬不足以對抗林士弘,便不得不去信請求依附,而今看他大軍潰散,又有朝廷大軍收拾,於是直接無視林士弘調兵命令,雖然手中有精兵強將三四萬人,但並未派出一兵一卒。
在宜春的林士弘見馮盎不聽調令,心中自然惱怒。
林藥師道:“馮盎那狗賊,以往納貢稱臣,面面俱到,而今竟敢無視陛下聖諭,不派一兵一卒前來助戰,我要派兵滅其滿門,夷其宗廟,請陛下撥我一支人馬。”
林士弘還沒氣昏頭道:“牆頭草又不只他馮盎一家,你激動個什麼?馮盎所依的是當地寮人的支援,他們馮家在那裡經營了三四代人,哪能那麼輕鬆讓你拿下,而今我們的大敵是高不二,等擊退高不二再回過頭來和他計較不遲。”
林藥師怒氣難平道:“他高不二也是欺人太甚,楊廣那昏君都知道那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居然還那麼死忠,猛搞我們,不若我們派人攜厚禮過江前往瓦崗,與李密結盟,請他南下攻江都,吸引高不二去救楊廣,減輕我們的壓力,你看如何?”
林士弘滿意的點點頭,自己這弟弟也不是一味就知道蠻幹,他很欣慰,道:“如此也好,宜早不宜遲,現在就趕緊派人出發,我怕高不二等不及派兵攻來。另外也不能全寄希望於外人,我們也要抓緊時間練兵,既然城戰、水戰我們都不佔優勢,我們就練山林戰,如果高不二敢來,我們拖死他。”
林藥師領命便下去準備。
另一邊,高不二在豫章整頓兵馬兩個多月後,聽說林士弘又在宜春郡糾結了六萬多人,為了不給他過多時間,便命令李靖、紅拂女二人帶領五萬大軍南下,繼續向南征討。
但因南方山多路少,地廣人稀,後勤補給耗費時日比較多,等李靖帶著兵馬趕到宜春時候,已經是三個月之後了,林士弘因為練兵未完,只得放棄宜春,退到南康郡,李靖請示高不二後,繼續率軍南下。
而高不二卻不得不返回了杭州,因為永嘉郡太守沈法興聯合東陽、建安、義安、龍川四郡起兵反隋,擁兵十餘萬,正在猛攻會稽,會稽郡告急,高不二給王戎留下一萬守軍,負責督促向李靖轉運糧草,自己帶領三萬騎兵星夜趕往會稽支援。
沈法興雖然號稱擁兵十萬,但是派來進攻會稽的只不過三萬來人,高不二在會稽留有五千精兵,見賊軍來攻,便派騎兵出城,主動迎戰,沈法興軍騎兵較少,根本奈何不得重騎兵,但是會稽這邊吃虧在兵少,也不敢離城太遠追擊敵軍,雙方僵持十多天。
沈法興軍營,屬下謀士、大將陳果仁、孫士汗、蔣元超、李百藥都在。
陳果仁道:“大王,而今我們久攻會稽不下,敵軍援軍不日就到,我方不宜過早與對方決戰,而東陽郡、永嘉郡距離杭州、江都又太過近,我建議咱們退到建安去,在那裡改弦易幟,建國稱制,這樣就可以廣招天下有識之士來投,只要人才兵馬多了,那麼我們就可以與隋廷分庭抗禮。”
李百藥道:“臣同意司徒的意見,只要我們遠離餘杭,高不二又在和林士弘廝殺,一時半會兒還顧不上我們,我們可藉此機會發展自己。”
“我等附議。”沈法興聽從屬下建議,帶兵撤到建安,兩處兵馬合二為一,可戰之兵一下子達到了六萬多人,聲威大振,引來不少嶺南能人義士來投。
高不二領軍趕到會稽後,見沈法興已經帶兵退往了建安,於是略做準備後,帶領大軍進駐永嘉郡,暫時無暇南下。
而在南康郡林士弘與李靖大戰一場,又大敗而歸,最後不得已帶領不足兩萬人的殘兵西去投奔蕭銑。高不二讓李靖放棄追擊林士弘殘兵,繼續帶領大軍南下。由於林士弘已西撤,李靖很輕鬆攻下了海南郡,至此,林士弘建的楚政權就此瓦解。
在巴陵的蕭銑聽聞林士弘帶兵來投,大喜過望,派在衡山郡的大將董景珍領兵前去接應,已示隆重,有了林士弘來投,西南觀望的各郡縣紛紛上書蕭銑,請求依附,短短半年時間,蕭銑軍隊就發展到了不下四十餘萬,成了與北方瓦崗軍、河北竇建德一樣的最有實力的義軍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