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面也出乎了皇帝的意料。
不答應的話,大殿之上一大半臣子都跪下了,哪怕他是皇帝眾臣之意,也不能隨意駁回。
但若是答應的話,那皇帝的權威必然受損,這些大臣明顯就帶著逼宮的味道。
就在皇帝進退兩難,無法抉擇的時候,李瀟又開口說話了。
“父皇”
“兒臣也覺得韓尚書此話有理,不過兒臣也有一個請求。”
“好,說來與朕聽聽。”
“若是兒臣在詩會上拔得頭籌的話,那就證明韓尚書並無識人之能,這樣的人在尚書任上恐怕也是才不配位,到時候還請父皇罷免韓尚書的尚書之職。”
說完,李瀟還狠狠的瞪了韓元一眼。
“陛下,老臣答應太子殿下的要求,若是太子殿下能夠拔得頭籌,不用陛下下旨,老臣自己上奏請辭。”
韓元說這話的時候還一臉不屑的看了李瀟一眼,在他看來,李瀟說這些話,只不過是為了爭一些面子而已。
以李瀟那個德性,別說是以自己的官職作為賭注了,哪怕是以自己的性命作賭他也不懼。
讀詩都讀不利索呢,還妄想作詩,簡直就是笑話。
“好,既然如此,那就等三日後京城詩會上再做決斷,到時候朕會親臨詩會。”
皇帝站起來說了一句,然後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雖然知道想讓李瀟在社會上拔得頭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皇帝也沒有辦法,這個結果對皇室來說,已經算是一個很好的臺階了。
於是大殿之上的眾人接連告退。
李瀟注意到韓琳兒在告退的時候,和大殿之上的四皇子來了一個眼神交流,兩人很是有那麼一股惜惜相惺的味道。
在記憶中翻找了一下,這四皇子有事沒事以後附庸風雅,和韓琳兒兩人平日裡就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
也算得上是情投意合,在那李瀟和韓琳兒兩人的婚事早在幼年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四皇子也只能看著乾著急,就沒有任何辦法。
四皇子在退下的同時撇了一眼李瀟,那眼神中充滿了不屑。
好似在說,這個廢物若是能在詩會上拔得頭籌,那就見了鬼了。
撇了李瀟一眼,四皇子便退了下去,看樣子渾然沒有拿李瀟這個太子當回事。
“朕記得禮部尚書的女兒柳青葉是京城之中有名的才女。”
看到人都退下了,皇帝好似自言自語的說著,不過他身邊的一個老太監確實立馬回答道。
“回陛下,是的,柳姑娘的才氣不輸京城中的任何一位才子,甚至還略高一籌。”
“宣柳青葉進東宮,接下來三天的時間吃住全在東宮,負責教授太子詩詞歌賦。”皇帝不容置疑的說道。
“奴才遵旨。”
所有人都走了之後,皇帝把目光放到了李瀟身上,臉上的表情怒意十足,看來是對李瀟剛才的表現很不滿意。
“你哪裡來的把握,能在京城詩會上拔得頭籌?”
看到皇帝一臉的怒容,李瀟也連忙收起了自己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一臉正經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