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些皇親國戚,一下子成了平頭百姓,只是保留了他們陪王伴駕的身份,發給他們一個基本的生活費,僅此而已。
一切都須白手起家,從頭再來!
但是歸根結底,還不是怨他們自己混成這樣?
其他人一看連皇親國戚都謝恩了,他們也只得跟著謝恩了。
保留官身陪王伴駕,一切從頭再來也比跟著大順提心吊膽強,大順軍其實就是賊,李自成是賊頭。
好的時候,他能把你當親人兄弟。
但是翻臉的時候就會要你的命,多少人死在了劉宗敏的夾棍之下。
這些大明的舊官員,現在已經有了親身的經歷和體會,別說保留官身,就是跟著崇禎當平頭百姓都願意。
崇禎傳旨,城門大開,全都把他們放進來。
兩位國丈跪倒在崇禎面前,哭哭啼啼的,「陛下,永王和定王被賊人劫走,老臣罪該萬死……」
崇禎這才想起那個朱由檢,除了太子朱慈烺之外,還有兩個兒子。
定王朱慈炯是周皇后所生,今年12歲,永王朱慈炤是田貴妃所生,今年才11歲。
宮變發生的時候,那個朱由檢有些變態,先拿自己的兒女的下手,砍殺了公主,然後把三個兒子都送出去了,太子送到了朱純臣的府上。
三太子和四太子分別送到了周國丈和田國丈的府中藏匿。
這是崇禎穿越過來得的三個便宜兒子。
前者崇禎抄了成國公府,殺了朱純臣只是把太子救出來了,當時情況緊急,也顧不上管這兩個便宜兒子了。
看到兩個國丈哭哭啼啼的,崇禎一臉的不屑,孩子在姥姥家裡都能弄丟,還有何顏面在朕的面前啼哭。
還想博得朕的同情,要求治你們的罪?
即便是殺了你們也難辭其咎,只是你們現在不是國丈,只保留了一個大明國家幹部的身份,殺了你們髒了朕的刀!
崇禎面無表情的說了一句,「朕知道了。」
「楊萬里?」
「臣在。」
「去訪查一下兩位皇子的下落。」
「臣遵命。」楊萬里帶著錦衣衛領命而去。
雖然這兩個皇子與這個崇禎沒有一點血緣關係,但畢竟是大明的皇子,他現在是大明的皇上。
而且還是十一二歲的孩子,孩子是無辜的,被賊人掠去,與他這個大明皇武帝名義有損。
兩個國丈謝恩之後走了,崇禎也懶得治他們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