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和大明一城之爭非同小可,那關乎多少萬人的生命和無法估量的財產,尤其是大明上京的皇城更為關鍵。
這可不是兩名江湖武林高手的爭鬥比武,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這甚至關乎到江山社稷的輕重成敗。
因此用重於泰山來形容不為過。
了空當然知道,因此難怪他對李自成的忍讓吃驚非小。
「哈哈哈,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孤乃大順君王,豈有兒戲之理?」李自成談笑風生,重重的向和尚點了點頭。
李自成當然有自己的打算,進一城退一城不算什麼,哪輕哪重,他當然知道。
他這綠油油的大腦袋聰明著呢,畢竟也是帝王之志!
了空雙掌合十,「阿彌陀佛,承蒙闖王厚愛和信任,那小僧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小僧一定把這件事辦妥,不負闖王厚望。」
「那就有勞高僧了,事成之後我李自成定然不會讓高僧失望,貴派也將成為大順朝的國派佛寶,無論是廟堂江湖,必將高山仰止。」
李自成又開始對了空畫大餅了。
國派佛寶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現在的大順朝一家獨大,大明皇宮風雨飄搖,大明武帝雖然有練氣境2層的修為。
但是在高手面前簡直是不值一提,不說別的門派,單是少林方丈隨便派出幾個高手,分分鐘就能滅了他。
因此了空和尚深受感動,「闖王陛下深明大義,心胸豁達,這才是真正的高山景行,小僧佩服佩服。我們少林派倘若真有那麼一天,乃是萬僧之福也,小僧回寺之後,一定向方丈多多美言。」
兩個人相互吹捧了一陣。
這時崇禎在城頭上也說話了,「少林高僧最講公平正義,既然李闖願意退讓一步,昨夜賊人闖皇宮之事一筆勾銷,皇宮大內所有的傷亡兵將和大臣,朕一人擔了。朕只有這三個條件,希望高僧能夠繼續主持公道,留下美名。」
李自成等人臉色一變,這麼遠的距離,我們說話聲音也不大,這昏君竟然聽得清清楚楚?
莫非他有順風耳?
崇禎已經看出了李自成的八卦之心,想極力拉攏少林派,朕當然也不能吃這虧,眼前須捧一捧他們少林,給他們帶一頂高帽又能如何?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既然大明皇帝陛下如此說,小僧願意盡綿薄之力促成此事,雙方各退讓一步,免受戰火之累,乃是天下蒼生之福也。」
了空心中高興,既然李自成願意接受崇禎的條件,雙方達成了一致,他當然沒有異議。
又回到了當初兩不得罪的心態,而且大順和大明兩家帝王都給他臉了,這件事他辦成了對他的名聲有好處,他倍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