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有意安排了這場比試,目的是試試太子的武藝,也看看李巖的身手,與傳聞是否相符。
至於流賊的俘虜已經處置的接近尾聲了,殺了一部分,警示一部分,主要還得抬高一部分流賊的身價。
就等著最後與李自成待價而沽了。
而這位李公子自然就是李自成的代言人。
李巖的武功修為,崇禎與之一接解就看出來了,乃煉體境5層,與太子水平大抵相當。
崇禎運籌這一回,可謂是一石多鳥。
這時二人身形轉動,兩柄寶劍就攪到了一處。
劍光閃爍,寒風驟起,金鐵交鳴之聲不絕於耳。
這些大明軍將當然都希望太子能贏,三下五除將其宰了就完了。
王承恩還暗中命錦衣衛的弩箭悄悄瞄準了李巖。韓印和楊萬里暗中做好了準備,絕不能讓太子吃虧。
雖然皇上事先有旨,不準擅自動手。
但是他們還得以防萬一。
這要是在皇宮之中,皇上的眼皮底下,讓太子出現不測,他們這些做奴才和臣子的,只有死路一條了。
王承恩混跡宮中,對崇禎是瞭如指掌的,知道他最典型的就是喜歡秋後算賬,說了不算,算了不說。
這些明軍的將士和流賊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場面,這二人交手世所罕見。
特別是大明的文武將士,都看得目不轉睛,嘖嘖稱奇,不少人還小聲議論。
「太子好厲害。」
「才十五歲,就有如此身手,不愧是大明太子!」
「以前從沒見過太子露過武藝。」
「據說是皇上親傳。」
「可以前也沒見過皇上使過弓馬武藝?」
「皇宮中肯定有武林秘籍,王公公也練過,只是他們平時深藏不露而已。」
「對對對,天佑我大明。」
「可這李公子也不是善茬。」
「那是自然,闖王手下二十二將最為厲害,聽說李公子名列前茅。」……
看二人交手崇禎面色平靜,太子的武藝是崇禎親傳,他當然瞭如指掌。
崇禎一看,李巖的劍法堪稱高明。
取兩家之長,一是少林劍,二是武當劍,兼有少林功夫之精絕,也有武當劍法之飄逸。
施展到妙處,人影飄忽,劍光繚繞,令人眼花繚亂。
二人鬥了十幾合,李巖吃了一驚,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竟然有如此武藝,是崇禎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