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劉芳亮和劉汝魁親自參戰。
讓麾下一名副將孫佔元統領,孫佔元在大順軍中的官職是都尉,低於將軍,但高於掌旅、部總和哨總。
孫佔元繼續指揮兵馬,在這裡佯攻。
劉芳亮和劉汝魁二人各挑了100人,這200人都是靠拼命提拔起來的基層武官,有伍長,十人長和百人長。
論搏命個個都能以一當十。
200人組成兩個敢死隊。
各帶一部雲梯,拿著單刀和繩索等應用工具,在夜幕的掩護下,兩個小隊神不知鬼不覺往午朝門東西兩個方向摸來。
劉芳亮這隻小隊來到了午門最西邊,順著護城河拐過來北上幾十米,再看城牆上果然黑燈瞎火的,明軍疏於防守。
100人慢慢泅過了護城河。
到了城牆搭雲梯的地方,城牆
劉芳亮示意16個兵卒,分兩組,一邊8個,站在河裡,有扛的有抱的,有的把梯腳放到肚子上或者大腿上。
不管怎麼樣,8個兵卒負責梯子的一條腿,平衡之後,把雲梯另一端輕輕的架到了城牆上。
剩餘的人順著梯子悄悄的往上爬。
因為梯子畢竟不是在地上,為了減少下邊人的壓力,也是為了穩當,梯子上一次只上兩個人。
這一次劉芳亮身先士卒。
他把單刀銜在了嘴中,把甲衣早脫了以減少身體的重量。
光著膀子,把繩索盤在了腰間,縱身一躍,落到梯子中間,然後蹬了幾步,再次縱身便翻上了城頭。
如燕子一般悄無聲息。
劉芳亮隨後那個人很快也上來了,兩個人解下腰間的繩索,唰的一下垂了下來。
不管是繩索上還是梯子上,一條條黑影矯健敏捷,快似猿猴。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繩索增多,沒出半炷香的功夫,劉芳亮這100人全部上了城。
不過這100人上城之後在垛口處隱伏,沒有劉芳亮的指令,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戰的經驗教訓告訴他,城中絕對是藏龍臥虎。
他可不認為單憑這100勇士就能夠解決問題。
小小的皇城連攻這麼多次,損兵折將,教訓慘痛,作為帶兵主將他不能不長記性。
就拿剛才這一戰來說,能讓他的威武將軍劉汝魁三挫其鋒者,今晚城頭上的主將絕對是難纏的高手,他這一百人就是衝這位高手而來。
但是城門尤為重要,因為決定這一戰勝負關鍵因素,還是奪下城門,一萬人馬衝進皇宮問題就解決了,個人英雄主義只能讓他們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