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島上有一萬人馬駐守,領兵主將是馬士秀。此人是左良玉手下的得力干將,左良玉父子死了之後,馬士秀誓死追隨馬世英,又來福建投奔鄭芝龍。
馬士秀在左良玉手下曾經做過水軍統領,因此擅長水戰。在廈門島周圍修築了炮臺,又集結了戰艦數十艘,在島周圍防禦。
而且廈門島離金門島不超過20裡,不管是金門小島,還是金門大島的金沙鎮。這樣的距離,2000斤以上的紅衣大炮能夠覆蓋。
不過金沙鎮向北二十里的海域又是一個小島,這個小島的面積只有10多平方公里,此時上面也駐了1千叛軍,修築有炮臺。
算上廈門島和這一個小島礁,這都是金門島的天然屏障,也是兵家必爭的戰略據點。
劉文秀的水師要想奪下金門島,必須得先佔領這兩個戰略要點,也就是廈門島和廈門島東部的這個小島礁。
在李定國的運籌之下,岸上的鄭家軍已經被纏住,這等於破了他們的三角鐵鏈式的互為犄角之陣。
此時劉文秀的5萬水時兵分兩路,一路向東一路向西。向東的這一路水師攻取金門島金沙鎮以北的這個小島礁,向西的攻取廈門島。
幾百條戰船排滿了狹長的海面,岸上的火炮和船上的火炮一同開火,炮聲震天,打的水柱沖天。
明軍的船隻被岸上的炮火擊中,有瞬間起火,有的被炸的稀爛,化為一團火球和濃煙衝上了天空,船上的兵將紛紛飛上了天空,然後栽下海水。
但儘管如此,明軍的水師訓練有素,冒著炮火勇往直前,有的被打到了水裡,泅著水衝鋒。船上的大炮和這邊岸上的大炮,也是隆隆作響,一發炮彈落到了島上的炮臺上,一門紅衣大炮當場被炸燬,幾個操作火炮的兵將倒在了血泊之中。
二里地寬的海峽,眨眼就到了弓箭的射程範圍,雙方在海上,又用弓箭對射起來,一時間流矢來往穿梭,密集如雨。
雙方不停的有人中箭倒下。
此時劉文秀一看差不多了,他提了一把刀,親自衝鋒陷陣,跳到了水裡,如履平地,向對岸飛來。
這時劉文秀身後的武林高手也出動了。
李定國知道海上的戰鬥尤為的關鍵,因此把五嶽劍派的五個掌門派給了劉文秀,讓他們協助水師作戰。
此時五嶽劍派的5個掌門,一看主將劉文秀親都自出馬了,他們也不看著了,紛紛飛身而起。像長了翅膀一樣,他們落到水裡如蜻蜓點水,有踩著被炸碎的船板,有的踩著其他船的桅杆,飛身再一縱,就落到了對岸上。
這樣劉文秀和五嶽劍派的5個掌門,一共6個人,率先登上了廈門島和廈門島東部的那個彈丸之地的小島礁。
「明狗們上來了,把他們打下去!殺了他們!」
島上成千上萬的守軍紛紛叫囂,他們衝出炮臺,衝出陣地,仗著人多勢眾,向劉文秀和五嶽劍派的人包圍過來。
他們打算把劉文秀和五嶽劍派這6個人消滅,但是他們錯打了算盤,這6個人雖少,但個個都是精英。
武功修為最低的劉文秀,也是煉體境8層的境界。
其餘的五嶽劍派的掌門級人物,華山派的令狐不凡,泰山派的天承道長,衡山派劉芹,恆山派的儀真等都是先天圓滿境界的高手,唯獨嵩山派的新掌門陸展先天8層,對付鄭家軍這些兵將簡直是易如反掌。
因此他們這一接觸鄭家軍的兵將就倒下一大片,想圍住這六個人,簡直是勢比登天。
隨著時間的推移,明軍的戰船紛紛靠岸登島,沒出半個時辰,這座小島礁便被明軍佔領。
明軍繼續爭奪廈門島。
馬士秀登上戰船,親自
下海與明軍的水師作戰。但是畢竟明軍人多勢眾,很快馬士秀就被逼的退回了島上,這時武林高手登島,馬士秀指揮著手下的兵甲來回衝殺,海上島上到處都是死屍。
混戰之中馬士秀遇上了劉文秀。
雖然兩個人的名字都有秀,但是武力修為差了一大截。劉文秀後天8層境界,馬士秀才是後天6層,結果兩個人交手沒出10合,劉文秀一刀把馬士秀砍翻在地,復一刀剁了腦袋。
其餘的兵將群龍無首,很快被越來越多登上島的明軍斬殺殆盡,前後沒出兩個時辰,這兩座小島全部被拿了下來,這等於把金門島的北大門給摘了,1萬叛軍,有2000多人當了明軍的俘虜,其餘的全部被斬殺。
此時的李定國傳下命令,皇上有旨,拿下廈門島和那座小島礁以後,繼續向金門島進發,絕不給判軍以喘息之際。
一時間金門島北部的海面上,排滿了明軍的戰船,氣勢非常壯觀。
此時金門島上的守將早就做好了浴血奮戰的準備,因為朱由榔在島上,更有鄭芝龍的一家老小也都在島上。守島主將是鄭芝龍手下的大將黃廷,另外還有鄭之芝的五弟鄭芝豹,族弟鄭芝莞等,守島兵馬共有10萬。
但就在這時,他們卻突然接到了鄭芝龍的軍令,命令他們放棄金門,撤退臺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