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心中已經定下了親征寶島臺灣的計劃,但是現在他還在等一個時間點,這個時間點很快就會出現。
崇禎打發走了草上飛楊萬里,和李巖帶著兵馬繼續前行,一日以後到達了台州地界。
這時迎面來了100多名叛軍。
為首的大纛上打出的字號竟然是慕容二字,明軍剛要消滅這支叛軍,有人來報說這是叛軍不是來打仗的,而是要見皇上說是下書的。
李巖他們也不敢做主,來見皇上請旨。
崇禎冷笑一聲,傳旨把下書人帶到馬前。
下書人正是慕容克,見了崇禎施禮後,把書信呈上。
王承恩接過來,遞給了崇禎。
崇禎其實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但還是拆開書信,粗略地瀏覽了一遍,這封信是四位真仙級的高手聯名寫來的。
當然以慕容海為主,信寫的比較客氣,以大明臣民的名義寫的,而且自稱罪民。
因為慕容海和慕容吹簫畢竟沒有官身,他跟慕容山不同。
慕容海在信中承認雁蕩山一戰他們輸了,他們四仙說話算數,就按事先說好的辦。現在臺州城已經獻出來了,接下來他們打算獻出蘇州,並把兩位太子送給陛下,然後帶著一家老小向皇上崇禎認罪。
但是這需要時間,因為台州離蘇州將近千里,這期間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信上給定的時間是兩個月之後,現在是四月十六,也就是七月十六這一天,就是他們獻蘇州城、獻兩位太子,然後帶著一家老小向崇禎認罪的正式日子。
下面4個人的印鑑,以及年月日。
崇禎看完信哈哈一笑,就像批閱奏章一樣,接過王承恩遞過來的硃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7月16,朕必駕臨蘇州。
然後崇禎署上自己的名字,並壓蓋上了大明玉璽。
然後把信封又塞到了信封裡,對慕容克道:「回去告訴慕容海,按照信上的約定,7月16日,朕定然駕臨蘇州,讓他準備好一切投降認罪事宜。」
「陛下明鑑,臣尊旨。」慕容克表面上唯唯諾諾,但是心花怒放,這是我們的家主慕容海擺的鴻門宴,昏君你上當了,只要你敢來,可不比在雁蕩山一戰。但如果你不敢來,必然失信於天下。
皇上身邊的王承恩,此時看到崇禎絲毫沒有猶豫的樣子。心中吃驚,叛軍派人來下書,肯定是沒安好心,陛下不可不妨。
但是看到皇上胸有成竹的樣子,也不敢多言,把寫好的信接過來,轉手又交給了慕容克。
慕容克帶好信以後,又重新給崇禎行了個禮,然後帶著100多親兵衛隊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