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武帝與路青纏鬥的同時,千里之外的台州軍民府。
慕容海和兒子慕容吹簫,還有苒玉正在商議軍情。台州已經造反的總兵慕容山,還有副將馬信等也在坐。
原因是數日前,大明武帝兩路用兵,李巖和劉國軒帶25萬大軍,水陸並進從泉州出發攻伐浙江,目標當然是蘇州的反王朱以海。
不過都知道朱以海只是個傀儡王爺。
與以前當然不同,以前的朱以海貴為魯王,封地雖不大,卻根正苗紅,有朝廷的丹書鐵卷,只要大明朝這杆旗不倒,他就是公認的魯王。
但是現在他這個王爺是自封的,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大明武帝崇禎把他貶為庶民,他自己封自己為王,這就是造反,朝廷不但不承認,不給錢糧不給地盤,還必然派兵討伐,否則都效法朱以海,天下豈不就亂套了?
但是現在的朱以海,已經騎虎難下了。
這個傀儡王爺他不當也不成,否則不說別人,姑蘇慕容家的兩個兄弟也不答應。
不過朱以海也想通了,這是自己的命,當一天王爺是一天吧,再怎麼傀儡也比當平頭百姓強。
至少吃穿不成問題,而且還有人伺候著。過慣了當王爺的日子,去當平頭百姓,還不如讓他去死。
至於說將來,如何面對列祖列宗的問題,他還沒有想過。
朱以海這樣想著,倒挺滿足,便在蘇州當起了傀儡王爺。
他的大權旁落在姑蘇慕容家手中,具體說來被慕容山和慕容海兩個兄弟操控。
李巖這路明軍奉旨,從福州北伐,浙江是首當其衝的,這路兵馬勢如破竹,接連拿下了浙江沿海的幾座城鎮,引起了江浙兩省的震動。
慕容山和慕容海同時出動。
台州原總兵幕容山屯兵在臺州,慕容海帶著兒子慕容吹簫,還有苒玉,也來到了台州。
此時溫州告急。
因為李巖的前鋒已經打到了溫州附近,離府城已經不超過200裡了,溫州離台州也只有二三百里之遙。
此時溫州守將馬信卻接到撤退的命令,他不敢抗命,帶著2萬守軍撤往台州。但是馬信不解,好端端的為何要放棄溫州?
溫州位置如此重要,軍事戰略地位不次於台州,他帶著兩萬精兵駐守,將溫州城修的如銅牆鐵壁一般,他打算在溫州與李巖一較高下,可是還沒動一刀一槍,就棄城而退啦?
一面撤退,馬信飛馬來見慕容兄弟。
他和慕容山本來同是大明的武將,慕容山是台州的總兵,馬信是台州的副總兵。
只因為甲申之變,李自成攻擊了明都,大明滅國了。大明皇帝崇禎以身殉職,後來卻起死回生,成了大明武帝。
這是任憑誰都不會相信的,慕容山和馬信也都不信。後來傳言這是滿清***和魔教勾結,弄來了一個假崇禎,以此號令天下,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慕容家擁立朱以海為王,打出的旗號是光復大明,蘇州浙江紛紛響應。馬信本來就是慕容山的副將,當然也響應慕容家,打算重整大明朝綱。
慕容海和慕容山召集馬信眾將一起商議頭對策,馬信首先表示有異議,不應該放棄溫州。
慕容海突然一改愁容笑道:「馬將軍,這次不必再撤退了,你的人馬在什麼地方?」
馬信不解道:「回大司馬,已經到了雁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