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卿快快請起。」崇禎說著,雙手把他扶了起來。
楊萬里今年50來歲年紀。
八步登空草上飛楊萬里出身白蓮教,他和天地教的韓印是最早加入朝廷錦衣衛的。在崇禎版的北上京保衛戰中,這兩名武林高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崇禎的運籌帷幄之下,把李自成的幾員大將和十幾萬兵馬打的暈頭轉向。
與其他武林高相比,這兩個人武功修為最低,經過崇禎指點迷津之後,才達到先天境後期。
但是他們在朝廷錦衣衛中的官職卻最高,現在全都被崇禎親口加封為錦衣衛千戶。兩個人受寵若驚,對大明皇帝也是忠心耿耿,現在他們每人帶領100名錦衣衛,專門對崇禎負責,專線為崇禎提供情報。
在崇禎的南征北伐東征西討的過程中,這兩個人也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在崇禎版的山海關之戰中,因為他們倆提供及時準確的情報,崇禎運籌帷幄得其應手,山海關之戰,李自成,多爾袞,吳三桂,全都成了輸家,崇禎成了最後的贏家。
多次打敗了多爾袞,逼的孝莊皇太后與大明朝簽訂了滿清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山海關條約,現在大清朝還在為大明朝割地賠款進行時。
因此崇禎見到這二人,感到格外的親切,這可以說是大明武帝穿越過來的兩位元老級臣子,因此崇禎對他們也格外的器重。
現在楊萬里也顯老了,4年前他加入錦衣衛的時候,已經年逾五旬,這短短的4年,楊萬里變成了滿頭的白髮。
這也彰顯了他為大明朝廷鞠躬盡瘁,不辭辛勞奔波不休。
楊萬里謝恩之後,把李巖這20多萬大軍這幾天北伐的戰況如實奏報了一遍。
其實現以現在崇禎的修為,千里之內,崇禎動用神通,這些事情他瞬間就能知道。
但是崇禎仍然認真地聽完了楊萬里的奏報,這是對屬下忠心的一種起碼的尊重。
李巖的大軍從泉州出發經福州,水陸並進,沿海北上,進入浙江境內勢如破竹,沿途州縣的軍民,有的望風而逃,有的開城納降。
明軍所向披靡,可以說是攻無不取,戰無不克。接連取下了幾座軍事重鎮,現在兵不血刃又拿下了溫州,明軍士氣大振,李巖和劉國軒督率兵馬正在往台州進發。
現在已經到了雁蕩山附近。
崇禎點了點頭,笑道:「哈哈,雁蕩山是個好地方,現在正是中春時節,朕要到那去看一看這東南第一山的美景。」
……
雁蕩山,無愧於東南第一山的稱呼。
這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雁蕩山形成於一億兩千萬年以前,在南北朝時候都開始開山鑿勝,興於唐,盛於宋,到了明朝時期,有更多的歷史人文積澱,分為東西南北中,5個雁蕩,一年四季,風景如畫。
但是最美的時節當然是春天。
但此時的雁蕩山,不只是有美景,還隱藏著騰騰的殺氣。
因為慕容山手下的大將馬信奉命在這裡埋伏了2萬兵馬,他們原本是在溫州駐守,明軍兵鋒未至,馬信就奉命撤退,撤到了雁蕩山內,打算在此地伏擊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