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明軍大獲全勝。
武林高手的爭鬥,崇禎完勝了慕容吹簫,斬殺了茅山派的惡道歐陽褚,驚走了吳深、哈彌大師和陀陀禪師、老龍山的二仙等反派武林高手。
疆場上收穫頗豐,斬殺了亂臣賊子劉澤清,重傷了鄭芝龍手下的大將馮澄世,活捉了敵將劉國軒。
此戰共殲敵三萬多人,俘虜了包括劉國軒在內的叛軍將士兩千多人。
因為明軍憋屈的太久,在這一戰中釋放出來,殺的興起,大部分都是死口的,就即便是叛軍棄械投降,跪地求饒,甘當俘虜,明軍裝也作沒聽見沒看見,一味的斬殺,最後實在殺不動了,才俘虜了一些人。
因此相比之下,這一次俘虜比較少,被殺死的賊兵賊將佔大多數。
否則這樣一場大勝仗,不會只俘虜2000多人,至少得翻兩番。
這些事崇禎故作不知,殺了就殺了,反正他們是叛軍,殺了他們是他們罪有應得。這些天他們成天在外面挑釁,也實在可惡。
激怒了明軍,殺了他們純屬於自作自受。
沒有被殺死的,被明軍俘虜的,這次算他們撿了個便宜。
崇禎決定不能讓賊兵賊將摸到自己的脾氣,對於這些俘虜,和俘虜吳三桂的那些兵將不同。俘虜吳三桂那幾千人一律斬殺一個不留,而這2000多俘虜,崇禎打算對他們進行收編。
接下來傳旨,對這2000多俘虜,只要願意投降大明的,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以前的事既往不咎,准許他們留在隊伍中,繼續吃糧當兵。
不願意繼續吃糧當兵的,厭惡打仗的,全部登記在冊,講明政策之後,讓他們解甲歸田,就地遣散,離這裡遠的,讓他們吃頓飽飯,還發給他們川資路費。
但如果再有反水者,或者心口不一者,再被明軍抓住,一律殺無赦。
還是那句話,大明武帝不會給他們第二次機會,機會只有一次,請他們務必珍惜。
這2000多俘虜是真心歸降,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優待俘虜的皇上,換成其他人早就把他們處於極刑了,砍頭都是最輕的。
真是仁慈的君王,仁慈到他們簡直難以置信。
因此這2000多俘虜全都願意留下來繼續吃糧當兵,為大明朝效力。
收編俘虜的事交給了王承恩。
這時崇禎傳旨把俘虜劉國軒押上來,時間不大,幾個錦衣衛壓著一員甲衣小將,來到了崇禎近前。
此時的劉國軒早就醒了過來,他是被馬寶一槍給震暈了,並沒有受多大的傷。
當時崇禎及時傳旨要活的,郝搖旗和袁宗第兩個人命專人看好他,現在被帶到皇上的近前。
劉國軒立而不跪,知道這一次算徹底完了,眼前這是大明皇帝,他跟著鄭芝龍等人反對大明。
造皇上的反當然是重罪,砍頭是最輕的,說不定就得抄家滅門,對他處於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