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大軍一共40萬,總督師仍然是大內總管王承恩。
崇禎又抽調了3000錦衣衛組成御營,隨軍一同出征的宮女太監多達200名,宮女當然得是年輕漂亮的,太監當然得是年輕的跑得動的,其中就包括嬋兒和小婉,這些宮女太監主要是負責照顧崇禎和王承恩他們的飲食起居。
然後七名錦衣衛貼身女侍衛高手當然跟著崇禎一起出徵,40萬大軍的軍需糧草,後勤補給供養是大事,崇禎把這件事交給太子負責。
另外專門派出錦衣衛大內高手顧順義,協助太子調派的兵將沿途督運糧草。
錦衣衛的本質就是監督百官,掌管四十萬人馬的糧草給養當然是肥差,為了對這些押運糧草的兵將形成震懾,崇禎派出貼身侍衛高手,全程負責監管此事。
免得押運糧草的軍將偷女幹耍滑,從中撈取油水,從而貽誤了戰機,影響前面的三軍補給。
崇禎這一次出征,基本上等於把小規模的皇宮搬到了軍營之中。
隨軍一同出征的武林高手,除了定王和永王兩個皇子之外,還有丐幫幫主夜務光,天地教的教主蓋九霄,白蓮教的教主白衣子等。
而且崇禎把兩個皇子放到了戰場的最前線,那就是讓他們哥倆到先鋒營聽用,歸郝搖旗指揮,郝搖旗一聽說兩個皇子來給他助戰,受寵若驚,更佩服崇禎的偉人情懷。
皇上的兩個兒子都上前線打仗了,何況是他們呀!
也不只是總先鋒官郝搖旗,李定國和宋獻策包括三軍將士,個個熱血沸騰,暗自發誓為大明赴湯蹈火、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至於夜無光三個教主級別的武林高手,直接分到了李定國的賬下,這是先鋒營的總後盾。
良辰吉日定下之後,炮響三聲,30萬明軍就出發了,離開京城浩浩蕩蕩一路難下。
崇禎的3000御營跟這30萬人馬沒有在一塊兒,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且他們走的比較自在。
崇禎想騎馬就騎馬,想坐輦就坐輦。
帶著這3000錦衣衛和這二百宮女太監,信馬由韁,根本不像是親征打仗,倒像是帶著房車和家人出來遊山玩水一般。
錦衣衛千戶韓印和楊萬里各帶100名錦衣衛,專門為崇禎負責蒐集前線和京城的訊息。
一個月之後,崇禎的30萬兵馬過了淮河和長江,出現在江西境內。
崇禎這一次出征,從京城一路南下,經過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西幾個省每到一處風景名勝要藉機遊玩一番。
王承恩和這些錦衣衛美女覺得皇上真有創意,哪有這樣御駕親征的?旅遊和打仗兩不耽誤。
這時又一路明軍凱旋而歸,正好在這裡與崇禎的30萬大軍會師。
這正是劉肇基率領的一支人馬。
半年以前,劉肇基率領5萬大軍奉了崇禎的旨意,支援荊州,隨後追殲李自成的殘餘,準確的說是大順軍的二代天子李自敬的人馬。錦衣衛的兩位高手,唐萬才和李么娘隨同劉肇基作戰。
他們轉戰岳陽,後來到湖南的衡陽。
大順軍連戰連敗,最後衡陽城一戰,大順軍的大將田見秀被殺,吳汝義、藺養成戰死。一隻虎李過,李來亨,劉芳亮、袁宗第、高一功五將被抓了俘虜。
大順軍的皇后高桂英下落不明,二代皇上李自敬隱姓埋名,出家當了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