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帶著幾萬兵馬在外面列隊,二百名嗓門大的軍漢又放炮又罵人,人喊馬嘶,折騰的烏煙瘴氣。
馬世英給這200人下了死命令,如果不把明軍罵出來,每人回去賞30皮鞭。昨天罵戰的200人回去已經領了賞,把衣服扒乾淨,用皮鞭蘸水抽30鞭,一般人受不了,那200人被打的皮開肉綻,鬼哭狼嚎。
今天又輪到這200人了。因此這些人在外面站著罵累了,躺著罵,躺著罵累,打滾罵。
那罵人的詞兒想的也新鮮,祖宗奶奶的罵,七姑六舅八大姨,祖宗三代都抬出來了,簡直是不堪入耳,有的嗓子都罵啞了。
因為他們罵了一個多月了,明軍就是不出戰。
他們來攻明軍就用弓箭,石頭,滾木,還設下了陷阱,絆馬索等等機關,憑藉險峻的工事嚴防死守。
硬功他們傷亡太大,馬士英想出了一個損招,斷絕他們的水源,從上游往水裡投毒,後來命手下的軍兵和戰馬在裡面***屎拉尿。
損招都用盡了,就是要逼迫明軍出戰。
馬士英他們也猜到了,李巖之所以堅守不戰也不退兵,當然是在等待援兵。
馬士英是想在大明援兵到來以前,把這支隊伍吃掉或者趕跑。
雙方在此僵持了一個多月,沒想到今日明軍大營有了動靜。這200人正在五花八門的罵,上面明軍營門大開,順著山道衝出了無數的兵馬如潮水一般。
嚇得這200罵戰的叛軍也不敢罵了,趕緊跑歸本隊。
郝搖旗這一萬人馬一字長蛇陣排開,弓箭手壓住陣腳,各色旗幟迎風飄擺,先鋒旗上面寫著斗大的「郝」字。
郝搖旗摧馬搖槍來到了兩軍陣前。
馬士英一看大不由得大喜,終於把明軍罵出來了,派手下的大將劉澤清出戰。
在這麼多的軍將當中,劉澤清算是他的嫡系大將。
馬士英這麼做當然是為了顧全大局,他現在寄人籬下,當然得緊著自己的人用,不能讓鄭家軍對他起疑心,厚此薄彼,優親厚友,那以後就沒法跟著鄭芝龍混了。
但是劉澤清心中暗罵,好你個馬瑤草,這麼多戰將,你就盯上老子了。好歹老子是你的老部下,一點情面也不講了。江北四鎮的時候,老子是堂堂的東平伯,現在跟著你來到了鄭家軍中,竟然讓老子打頭陣?
這麼多戰將不指派,憑什麼是我劉澤清打頭陣?
劉澤清比較奇葩,別人是搶功勞爭著出戰,而他是比較懶惰,如果吃飯不張嘴能夠解決問題,他情願不張嘴。
他跟著馬士英投奔鄭芝龍,主要是躲災保命,論官職他做到了總兵,論爵位他已經混到了伯爵的份上,因此功不攻的,他已經不在乎了,就像是出家人看破了紅塵一樣。
但是馬士英點到他的頭上,軍令不可違,眾目睽睽劉澤清不敢抗命。
別看在江北四鎮當伯爺的時候,他敢對抗朝廷,假裝有病拒不奉詔勤王,反而訛了那個崇禎40兩銀子的醫藥費,現在他可不敢。
劉澤清提振精神,拍馬舞刀,衝到了兩軍陣前,與郝搖旗打了照面。
「賊將通名受死!」郝搖旗用手中的大旗槍一直指劉澤清喝道。
郝搖旗沒認出劉澤清,但是劉澤清卻認出了他,當年劉澤清從一個守備混到了參將,副總兵,然後是總兵,左都督,最然後是東平伯,也跟著朝廷的大軍剿了幾次流賊,當然包括圍剿李自成的人馬。
兩人以前曾經打過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