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以破竹之勢,把緬地軍打得抱頭鼠竄,戰線往前推進了100多里,緬地軍的邊境大元帥阿達裡,急忙向國王請求支援。
緬地國王名叫莽達,聞言大驚失色,從首都阿瓦,坐著大象親自來見李定國和黃得功賠禮道歉,稱這純粹是一場誤會。
緬地王國作為大明的朝貢國,絕不敢包庇大明反賊,這都是叛軍莽白所為,他這個國王根本不知情,還以為已經把反賊送出來了,沒想到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莽達說的這倒是真的,這幾年莽達執政,每年都向大明朝進貢,大明朝是他們的宗主國,遠的不說,自從那個崇禎登基以來十七八年都是這樣。
只是近兩年來,莽達和莽白兄弟二人貌合神離,表面上莽白還是尊奉這位皇兄,但暗地裡組織了一支***武裝,屢屢和他的皇兄作對,私下裡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場,明爭暗鬥,雙方互有勝負。
1644年甲申政變以來,明朝動盪不安,即便是如此莽達仍然到雲南邊境和沐天波會盟,讓沐天波和雲南巡撫吳兆元帶去他對大明朝的敬意和臣服忠心。
但是他的兄弟莽白跟他唱對臺戲,命令他手下的軍隊,打著莽達的旗號暗地裡越過邊境,偷襲雲南土司民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的就是激起大明政府的怒火,他恨不得借大明軍隊的手殺了兄長莽達,他取而代之。
聽了緬地王這些訴說,李定國氣消了一半。
但黃得功不依不饒,「你不必多說,你們緬地的國事我們不管。但是抓不住大明反賊,我黃得功決不收兵!」
莽達一咧嘴,趕緊說好話,「黃將軍息怒,再容期寬限幾日,小王一定盡力協助抓賊!」
莽達唯唯諾諾,心裡恨兄弟莽白入骨,這也太歹毒了,為了爭江山竟然使出如此毒辣的手段?
這時李定國勸黃得功,不要逼得太急,黃德功這才作罷。
但是這二人並沒有退兵,越過邊境線在緬地境內100多里處的孟薩一帶安營下寨,又給了莽達10日的寬限,並且立即飛報皇上。
昆明府的崇禎接到了這樣的奏摺,和錦衣衛千戶韓印送來的戰報。
崇禎現在修成了真神,略假思索便清楚了,狡猾的吳三桂已經跑了,帶著幾千人鑽山林,從大西南正在往大東北跑,現在已經跑到了蒙古境內,看那意思是要往大清國去再當一次奴才,讓他的兒子在那頂缸。
這些已經不重要了,區區一個吳三桂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了,即便是他找到他的***主子又能如何?
孝莊他們想捲土重來,即便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都來又能如何,朕等著他們就是!
朕已經活了1萬多歲,修行了1萬多年,還如此朝氣蓬勃,還怕他什麼康乾盛世不成?!
有朕在,就有大明在。
雲南邊境有吳三桂的兒子在那裡也成,藉機敲打一下緬地王,不得做越軌之事。
於是崇禎呵呵一笑,「乾的不錯,李定國、黃德功不辱使命,好樣的!王大伴?」
王承恩趕緊躬著腰過來了,「老奴在,老奴伺候皇爺。」
「傳朕的旨意,邊關通令獎賞李定國、黃德功等有功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