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吳三桂、劉道通等人為真假崇禎的問題困惑的時候,五百里外的戰場上又傳來捷報。
阿濟格、博洛和劉進忠、新投降的祿萬鍾取得了烏盟大捷。
這也算是勝負參半了,戰爭嘛,有勝有負,這很正常,吳三桂心中感到了些許安慰,忙問及詳細……
寧州城丟了之後,阿濟格、博洛和劉進忠這三個敗軍之將帶著殘兵敗將,一口氣跑出50多里,一直到了二更天,他們看到後面沒有追兵,這才停下來休整兵馬,查點人數。
戰前城中近3萬人馬,經過這一天的戰鬥,現在跟上來的只有8000多人,其中滿清***不到4000人。
2萬清吳聯軍不是戰死,就是被抓了俘虜,要不就是去向不明。
兩個***一個漢女乾的頭領,一商量也不敢往前走了,這裡地理位置他們又不熟悉,劉道通,何道明,還有百花仙子這三個武林高手都沒了音信,這三將就這幾千人馬,心裡就更沒底了。
於是他們決定就地休息一晚,天亮之後再走,以免跳入明軍的伏擊圈。
當晚三個人商議對策,往哪兒去呢?當然不敢回昆明見吳三桂,敗軍之將,吳三桂一發脾氣,說不定把他們三個的腦袋砍下來。
商量之後,劉進忠建議回師烏蒙,找祿萬鍾中去,現在祿萬鍾投降了吳三桂,一支明軍正在攻打烏蒙,他們正好順路,到烏蒙助祿萬鍾一臂之力。
阿濟格和博洛兩個滿清***也全都同意。
於是這幾千人馬一路北上,兩日後抄了孫可望的後路。
此時的孫可望奉了王承恩的命令,帶領一萬大軍和艾能奇,正在猛攻烏蒙州。
祿萬鍾雖然手下有幾萬人馬,但是精兵不多,正面戰場的交鋒根本不是孫可望和艾能奇的對手。
因此祿萬鍾連連敗退,丟失了大片的地盤,最後退回了烏蒙城,堅守城池不出。
但是他也不能坐以待斃,此時他派人去搬請救兵,遠在昆明的吳三桂自顧不暇,當然也給他派不來人馬,即便是能派也是遠水不解近渴。
無奈之下只有向寧州城求援,但是派出去的人還沒回來,便得到了寧州城已經被明軍攻破的訊息,祿萬鐘有一種靠山山倒靠水水跑的感覺。
此時他又想到了李定國,但是李定國絕對不會再幫他了。雖然他幫李定國訓練了100頭戰象,但此一時彼一時也。現在是各為其主,一個是背叛了大明,一個扶保大明,水火不同爐。
此時的祿萬鍾,正在斟酌自己到底該不該投降吳三桂和滿清***,難道自己錯了嗎?
如此下去,倘若烏蒙城再被明軍攻破,他性命不保不說,他的家族利益會徹底蕩然無存,傾巢之下,豈有完卵?他如何面對他的列祖列宗?
但如果此時再去投降大明,恐怕崇禎也不會容他。再得罪了吳三桂和滿清***,等於裡外不是人。
此時的祿萬鍾就有幾分後悔,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正在這時,明軍又開始大規模攻城了。
孫可望帶領5000千人馬,從南門和東門攻城,艾能奇帶領5000千兵馬從北門和西門攻城。
此時守城的土司兵也不超過1萬,本來祿萬鍾手下的全部土司兵都算上有將近3萬人。但是這幾天連吃敗仗,死傷了一部分,又逃跑了一部分,剩下幾千兵馬跟著他繼續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