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崇聖寺的高僧不出面,接下來這仗怎麼打?
有心再去請,覺得到那還是碰壁。
可是現在大明武帝的雄師三路進攻雲南,最近的離他只有百里,已經到了北邊的安寧縣,雖只有兩萬人馬卻是大明武帝親自督戰。
因此吳三桂一籌莫展。
手下三個謀士紛紛獻計獻策。
劉玄初建議吳三桂放棄昆明,逃往貴州南部,然後向湖南一帶發展,因為大明武帝剛剛從貴州到雲南,應該與這位昏君在山林裡打游擊,逼敵主力,打其虛弱,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強大自己。
方光琛覺得劉玄初之計可行,但是又覺得知道這條道有點累
,他們到雲南剛剛立足,從大理到昆明,來到昆明屁股還沒暖熱,如果棄城而逃,豈不是跟當年的張獻忠一樣成了流賊?
牛金星覺得不能就這麼走了,應該誘敵深入,使用空城計跟明軍打一仗。
吳三桂現在也沒了主心骨,不知道聽誰的好了,這時有一人說話了,「王爺,要想長久,要想打敗崇禎,眼前有兩條路可走。」
此人語出驚人,迎來了一片目光。吳三桂一看,是夏龍山的兒子夏國相,20歲還不多,文質彬彬的一書生模樣,眾人都不屑一顧。
「小子,你說說看。」吳三桂笑道。
「王爺,應該想辦法讓東北的大清出兵,讓大明武帝無暇顧及雲南邊境,山海關條約已經過去將近三年了,清***難道甘願受辱?多爾袞還在大明上京的死牢裡蹲著,割地賠款,每年賠大批的銀子給明朝,這是他們的國恥。這三年***肯定是韜光養晦。在下不才願意到盛京一趟,見到孝莊太后和大清的小皇帝順治,陳述厲害,讓他們出兵,這是第一條可行之路。」
夏國相這幾句話,三個謀士包括吳三桂無不震驚。有志不在年高,看來小夥子胸有錦繡,腹有良謀,而且對大明和大清這兩年的狀況瞭如指掌,這條路的確可行。
這一下都對夏國相刮目相看了。吳三桂讓他坐下,問他第2條路,夏國相建議吳三桂派人到福建聯合鄭芝龍,鄭芝龍的勢力發展很快,現在的福建,廣東還有浙江沿海三省都是鄭家的勢力範圍,而且他們還有海島勢力。
大明雖然派出以李巖為首的20萬大軍攻打福建。但是一年多來,雙方各有勝負,真正能夠與大明抗衡者,是福建鄭氏家族。
吳三桂不住地點頭,立即派夏國相帶著重金厚禮出使大清,並親自修書一封給孝莊皇太后,讓他們出兵攻打大明。平定了大明以後,他們平分江山。
吳三桂又派出牛金星帶著重金厚禮趕往福建,並親自給鄭芝龍修書一封,請求他們派出一支兵馬出兵廣西和雲南,共圖大業。
這兩個使者剛走,有人來報崇聖寺的高僧求見。
吳三桂高興的差點摔趴下,根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慌忙帶人親自出城,把崇聖寺的三位僧人接進了王府……
屁股還沒坐定,三百里外的寧州城傳來了捷報,阿濟格和劉進忠打垮了明軍,殲敵1萬多人,還招降了烏蒙土司祿萬鍾。
吳三桂高興的合不攏嘴,喜事也好扎堆,說來都來,立即傳令獎賞寧州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