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說的姓孫的,韓印當然知道,這就是大西軍降將孫可望。
韓印牢牢記下這個名字,因為大西軍的降將不少,除了孫可望之外,還有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馮雙禮,王尚禮,王先碧,王復臣,白文選,等等。
可以這樣說,張獻忠死後,大西軍的高層將領除了戰死的之外,基本上是集體投降過來了。
但是幾萬兵將,這麼多高層將領,大明武帝單獨就點到了這個孫可望,肯定是皇上有所察覺,他有什麼蛛絲馬跡。
皇上現在意念通神,沒有他所不知道的。
韓印再次想到這個名字,心裡不禁吸了一口冷氣,因為孫可望在大西軍中位高權重,現在投降過來,皇恩浩蕩,仍然讓他統領重兵。
這一次王公公督師,命孫可望督率5萬大軍攻取寧州府。如果此人對皇上懷有二心,後果不堪設想。
此事必須得保密,回去後立即告訴王公公。
韓印心中一邊想,一邊腳下加緊腳步,如飛似箭,趕往曲靖的戰場。
六七百里的路程,韓印只一天便趕到了。見到王承恩之後,韓印命人屏退左右,大帳之中只剩下王承恩和黃德功,韓印如實傳達了崇禎的旨意。
這二人聽聞,也吃了一驚。
孫可望其人對皇上有二心?此前他們未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黃德功就站起來了,「王公公既然如此,何不殺了此賊,以絕後患!」
王承恩制止道:「黃將軍不可,如若是那樣,皇上直接就傳旨除賊了。陛下運籌帷幄,孫可望現在手握兵權,無緣無故誅殺大將,恐怕引起其他大西軍降將的逆反。現在爺是讓我們提防。等他露出蛛絲馬跡,證據確鑿之後,再將他斬殺不遲。」
「陛下聖明,王公公言之有理,是得功魯莽了。」黃得功趕緊施禮。
王承恩遂傳令,除他們三個之外,嚴格保密,任何人不得透露半個點訊息。
王承恩立即傳令升帳,黃得功、孫可望、艾能奇、馮雙禮和王尚禮,以及武林高手、九尾狐仙甄珠全部到齊。
王承恩因為是總監軍坐了帥位,皇上不在,他當然就是這裡的老大。
兩名錦衣衛女侍衛白菊花和李默然站在王承恩的左右。
軍帳之中十分威嚴,落針可聞,王承恩面沉似水,看了看眾將,因為孫可望首先吃了敗仗,寧州沒有攻下,還損失了上萬兵馬,加上崇禎有旨。
王承恩立即調整部署,孫可望本來帶5萬兵馬攻打寧州府,眼看要拿下城池的時候,他們中了劉進忠的離間計,烏蒙土司祿萬鍾突然倒戈,投降了清吳聯軍,襲擊了孫可望的後路。
孫可望由勝轉敗,損失了1萬多人馬,在他這支隊伍還剩下3萬多人,為吃了敗仗,王承恩也沒有降罪於他,而是給他1萬人馬,讓他和艾能奇攻打烏蒙州,五日之內務必抓住叛將祿萬鍾,交給朝廷法落,派錦衣衛高手李默然助他們一臂之力。
王承恩這樣做,雖然表面上寬容了孫可望,沒有治他的敗兵之罪,但這等於削弱了孫可望的兵權。本來還有3萬多人馬,現在只剩下1萬了。另讓他去攻打祿萬鐘的老家烏蒙州,這又是以賊除賊之計。
王承恩這一招玩的高明。
狡猾的孫可望也沒意識到什麼,本來自己打了敗仗,王承恩沒有治他的罪,這絕對是對他的恩典,否則砍他的腦袋,他也無話可說。另外讓他去對付一個土司祿萬鍾,1萬兵馬應該足夠了,另外還有他的四弟艾能奇,也是能征慣戰的大將,再加上錦衣衛高手李默然助戰,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