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和紫陽真人的君子約定,崇禎在湖口河一共等了五天,算是給紫陽真人和左良玉父子投降請罪最後的機會。
不過這五天也有一定的收穫,第三天的晚上,湖廣總督袁繼咸和湖廣巡撫何騰蛟,兩位封疆大吏一同來到崇禎的大帳,跪倒請罪。
搜尋這副身體的記憶,這兩位大臣官聲不錯,而且歷史上他們都是抗清英雄,雖然他們與左良玉有過勾結,但後來與左良玉鬧翻了。
左良玉在九江病死之後,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率領手下20萬精兵,不動一刀一槍竟然集體投降了滿清***,當了可恥的漢女幹。
這兩位大臣與左夢庚徹底決裂,帶著手下幾千義士,聯合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舊部,走上了抗清之路,扶保南明朝廷多年,始終沒有向滿清***投降,表現出很高的民族氣節。
身為大明皇上,崇禎對這樣的大臣當然是看好的。
因此,崇禎降旨,對他們倆既往不咎,讓他們官復原職,繼續為朝廷效力。
這二人感激涕零,謝恩之後,因感念皇恩浩蕩,把九江的城防圖,以及兵力的部署全部給了崇禎。
另外,他們在崇禎面前立下軍令狀,願意到九江說服左良玉獻城投降。
但是二人離開崇禎的大營兩日後,突然寫來了血書,左良玉父子出爾反爾,現在大權落入左夢庚和吳深的手中,他們與馬士英沆瀣一氣,拒不投降認罪。
這兩位大臣已經做好了譁變的準備,皇上攻打九江之時,就是他們起事之日。
紫陽真人一去不返,杳無音訊,崇禎看了二位大人的血書之後,勃然大怒,立即命令李巖,渡河作戰,一鼓作氣渡過大河,進逼九江,收拾這些毫無節操的亂臣賊子。
李巖、黃得公、馬寶和劉肇其這幾將早就做好了準備,就等皇上的旨意了。
因此,崇禎旨意傳下,30萬明軍聞令而行,大小几千隻戰船,滿載著明軍,排滿了河面,一齊往對岸進發。
「開炮!」
明軍的戰船剛到河心,馬士秀一聲令下,對岸的大炮就轟鳴起來。
驚天動地的炮聲,打得水柱沖天,濃煙滾滾,火光沖天,無數的明軍的兵將和戰船被炸得稀爛,死屍橫飛,鮮血染紅了河水。
但是明軍個個悍不畏死,不管是水師還是岸上的兵將,冒著濃煙炮火,勇往直前,這些水手拼命的划船,船上的火炮也瘋狂怒吼起來,一邊打一往對岸逼近。
那些被打落河水的明軍,拼命的在水裡掙扎,有的用嘴叨著刀,向對岸游去……
衝在最前面的戰船,離岸邊還幾百米的時候,九江的水師出動了。
馬士秀親自指揮,他登上一條大船衝在最前面,千百隻戰船排滿河面,雙方開始時用火炮對轟,一頓飯工夫之後,雙方距離逼近弓箭的射程,兩軍的弓箭手萬箭齊發,在濃煙的炮火之中,無數的流矢如雨點船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