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孫可望厲害,並且身邊有武林高手,也是愛惜黃得功這員忠心耿耿的猛將。
崇禎決定親自去救遠安。
夷陵的戰後事宜交給大將鄭光遠和韓虎。
受重傷的大將和武林高手留在夷陵養傷。
此時受傷比較重的有大將有劉肇基,錦衣衛大內高手、崇禎的貼身侍衛唐萬才和李么娘等,武林高手有白蓮教的教主白衣子,還有五嶽劍派的掌門令狐不凡,儀真尼姑,劉琴,陸展和天承道長,以及丐幫的幫主夜無光等。
這幾個重傷號,崇禎已經親手為他們治傷,現在全都脫離了生命危險,除了白衣子之外,他們三五天內都能夠康復。
崇禎帶著王承恩,呂小鳳,李默然、顧順義,天地教的教主蓋九霄,白蓮教的大聖姑白蓮花、二聖姑白蓮花等,點起5000鐵騎,其中包括1000名錦衣衛的騎兵。
現在崇禎的3000御營也已從枝江轉移到了夷陵,御營當然得跟緊皇上的腳步。
五千鐵騎出了夷陵,風馳電掣一般往遠安而來……
救人如救火。
為了提高速度,他們採用戰馬休息人不休息的策略。每個人都是雙戰馬,一匹馬備用。
遠安一帶多山,到處都是山丘縱橫,偶爾還有河谷。
五千鐵騎在崇山峻嶺之間穿行。
這一帶地形較為複雜。
根據錦衣衛高手韓印和楊萬里傳遞來的資訊,這一帶並沒有賊人的伏兵,可以安全透過。
夷陵離遠安不過200裡之遙,因此崇禎君臣,只用了兩個多時辰,便到了遠安城外……
按照和劉肇基的分工,黃得功帶領10萬大軍猛撲遠安。
這一戰夷陵才是重點戰場,遠安只是夷陵的大後方,但是夷陵在江邊有敵水師。
因此黃得功和水師統領劉肇基才如此分工。
黃得功以為,區區遠安小縣,對他來說到那就是手到擒來,拿下遠安之後再從後面包抄夷陵。
黃得功這就輕敵了,沒想到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張獻忠手下的大將白文選和王得仁,帶著兩三萬人馬死守遠安,那麼厲害的王尊坦和總兵李國英全部命喪遠安。
崇禎的一萬先鋒營全軍覆沒。
黃得功經過這一仗才知道鍋是鐵打的,論勇猛,論打起仗來不要命,不只是他黃得功,張獻忠手下這樣的悍將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