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馬奔騰,砸的腳下的地皮顫抖。
大西軍這邊的兩員大將金聲恆和劉進忠,一邊一個壓住陣腳,兩員將鐵盔鐵甲,手中的大刀在太陽下閃著奪目的光芒。
二人都是多年的流賊,與明軍作戰也不是一次了,打了十幾年了,此時他們的臉上都充斥著對明軍的無比仇恨。
一個是反對朝廷的農民起義軍,另一個是朝廷的大軍要剿賊。
雙方針鋒相對,勢不兩立。
尤其這次大明武帝親征,明軍剿賊更是氣勢如虹,比當年楊嗣昌四政六隅十面張網更加來勢洶洶,所向披靡。
大明武帝親自出馬,收拾了滿清***之後,李自成和吳三桂,馬士英等接連敗北。
除去滿清***不講,實力最強的大順軍已經煙消雲散,他們大西軍能不能頂得住,就看這一次了。
現在武昌已經淪陷,還好有平東王孫可望坐震,有數名武林高手暗中幫忙,這是他們的信心和底氣。
一看明軍到了弓箭的射程範圍之內,金聲恆和劉進忠同時下令,頓時萬箭齊發。
漫天的箭雨遮天蔽日,如一片烏雲,一齊飛向衝過來的明軍。
衝在最前面的明軍將士紛紛中箭落馬,有的將士中箭栽落馬下,有的是戰馬中箭翻倒在地。
有的連人代馬頓時被射成刺蝟。
明軍的傷亡頓時難以計數。
但是名軍早已不是烏合之眾,他們訓練有素,尤其是跟隨大明武帝崇禎以來,幾乎是天天打勝仗。
明軍士氣高昂,戰鬥力更是爆棚,包括那些投降的兵將,都願意為大明朝、為崇禎甘心情願赴死。
因此雖然衝在前面的兵將傷亡慘重,但是卻絲毫不影響後面的軍隊衝鋒陷陣,倒下一批,又衝上了一批,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又衝上來,這才叫前赴後繼。
不過眼前的幾萬大西軍,也不再是烏合之眾的流賊作風。曾經的八大王張獻忠也是這樣,他的兵將大多都是騎兵,見到明軍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因此明軍稱他們為流賊是非常形象的。
不過眼前這些流賊也能打硬仗了,看到明軍個個悍不畏死,瞪著包子死的眼睛,同仇敵愾的殺過來,他們硬是不跑。
眨眼之間雙方相距不足50米,對於騎兵來講,這是個非常近的距離,也就是在幾個吐息之間就能夠衝到近前。
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金聲恆和劉進忠,命令弓箭手停止射箭,把大刀往空中一舉,大西軍對沖過來。
眨眼之間,兩軍就拼殺到一塊兒。
刀光劍影,人頭滾滾,慘叫聲聲,人喊馬嘶,很快偌大的戰場就分不出個數來了。
而且這些兵將也不叫喊了,因為他們留著力氣用於殺敵,根本顧不上叫喊了。
兵器的撞擊聲,利刃透甲進肉的聲音,鮮血如潑,死傷遍地。
此時的劉肇基帶著親兵衛隊也殺上來了,手中的大砍刀,上下翻飛,神出鬼沒,大西軍的兵將碰上死捱上亡。
刀馬所過之處,竟無一合之將。
劉肇基正殺的興起,死在他手下的大西軍將難以計數,此時他的甲衣,臉上,徵袍全都被鮮血染紅。
這時金聲恆殺了過來,他手中的大砍刀也是鮮血淋漓,不知道殺了多少明軍將士。
混戰這種劉肇基和金聲恆就衝到了一塊。
咔嚓一聲,金聲恆的大刀正剁到劉肇基的刀杆上,這口大刀被蹦起3尺多高,今聲恆被震的虎口發燙,兩膀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