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
離武昌不超過八百里地。
雖然吳三桂沒有派出大部隊,只派出了摩訶智等10名高手闖武昌。
在他們意念之中,只要能夠收拾了大明武帝崇禎,其他人全都不在話下。
他們的人馬就可以長驅直入,仍然可以繼續追殺李自成,報滅門之仇。
吳三桂現在也認識到了江湖武林人士在戰爭中的決定作用,有很多事情非是千軍萬馬說能辦到的,而江湖武林高手卻能夠輕而易舉。
從吳三桂從山海關之戰以來,大大小小的戰鬥經歷過的太多,勝仗也打了不少,敗仗也吃了很多。
每次都是在李自成那裡打勝,卻在大明武帝崇禎這裡戰敗。
他已經總結出來了經驗教訓。
他們一路追殺李自成,從大明的京畿之地到河北,從河北到山西,從山西又到陝西。
李自成是打一仗敗一仗,潼關之戰後,他又經河南跑到湖北。
但是吳三桂在追殺李自成的過程中,已經認識到他們的主要敵人不是李自成,而是大明武帝崇禎。
自從吳三桂成功脅迫了滿清***的五萬人馬為他所用以後,吳三桂已經不再滿足只是追殺李自成報滅門之仇了,他的野心開始膨脹。
他要放眼整個天下,反正與大明武帝已經決裂了,難道他還不如馬世英?
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積蓄力量,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實力,最重要的當然是取得武林高手的支援。
因此在山西和陝西境內時,吳三桂和方光琛合計對策,不惜重金遍請武林高手幫忙。
不管是正派的還是邪派的,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只要願意為他吳三桂賣命,他全都重用。
這一次他請來的10名武林高手全都派出去了,只要這10個人的武昌之行,能夠把崇禎的腦袋帶回來,就大功告成了。
因此摩訶智這10名武林高手走了之後,吳三桂和方光琛派出大量的夜不收,沿途打探武昌崇禎的訊息。
而是他們在襄陽按兵不動。
看到吳三桂心裡還是不那麼踏實,方光琛淡然一笑。
「侯爺,憑藉這十個人的本事應該是萬無一失,昏君只要一死,侯爺就可以甩開膀子大幹一番了。」
「廷獻所言極是。」吳三桂不住點頭,但是臉上還帶著猶豫,他現在還是沒有底氣和大明武帝崇禎正面交鋒。
「廷獻可曾聽說九江之戰?」吳三桂道。
「當然。九江一戰昏君崇禎疆場上戰無不勝,馬世英和左良玉請來的武林高手一敗塗地,什麼茅山二聖、紫陽真人,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朱由崧和左良玉都死在了九江,馬士英等人逃亡福建,手下的兵將和武林高手如鳥獸散。」
方光琛講起崇禎的九江之戰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原來他和吳三桂時刻關注著大明武帝的戰況,他們早就把李自成這個對手不但為主要對手了。
覺得大順軍氣數已盡。
他們早就準備著和崇禎要打一仗了。
「你說茅山的道士那麼厲害,再加上還有南海派的和尚,聽說還有魔教的高手,竟然都不是大明武帝的對手,昏君什麼時候練成了如此武藝,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啊。」
吳三桂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