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大胖臉一緊看著崇禎。
他當然不懂,歷史上他們君臣煤山殉國之後,大明朝就滅亡了,只剩下南明的半壁江山,一年以後李自成在了九宮山遭到鄉紳武裝的突襲意外身亡。
他和劉宗敏戰死以後,張獻忠也沒能長久,但是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餘部竟然舉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聯合當地的反清武裝,號稱夔東13家,轉戰川陝鄂豫四省,堅持抗清鬥爭長達18年,在明末裡歷史上或者南明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李自成的餘部和張獻忠的餘部還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如李來亨,高一功,李定國,等等,表現出很高的民族氣節,永垂青史。
在國破家亡的時候,在異族入侵的時候,這些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與那些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為了保命投降變節的漢女幹國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前期他們雖然被朝廷汙為大明流賊,後來卻為了大明而抗爭殉身,稱得上是大明鐵骨錚錚的英雄。
作為熟知這段歷史的穿越者,崇禎當然不會派兵剿滅這些鐵骨錚錚的大明英雄。
即便是李自成,崇禎也不願意親手殺了他,讓自己走向覆滅,那是他的歷史宿命。
崇禎完全可以救李自成不死,但是作為大明的武帝,角色決定了他不會幹這樣的蠢事,而且李自成和張獻忠這還是兩個反覆無常的流賊,是崇禎命中註定的的死敵和氪星。
***?李自成和張獻忠也不會死心塌地的投降崇禎。
對於這些淵源,來龍去脈,細枝末節,王承恩當然不能理解。
崇禎派人緊盯李自成在九宮山的動向……
得下武昌之後,正如李自成得意之時的感慨,臨走的時候留下一座空城,讓崇禎和吳三桂在此爭鬥,他坐收漁翁之利,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大手筆。
武昌基本上是一座空城。
官紳富戶被李自成搶劫一空,老百姓躲避戰亂,死走逃亡,李自成臨走還在武昌放了一把火,流賊的本性暴露無遺。與那個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光輝形象完全判若兩人。
王遵坦的先鋒營搶下武昌之後,雖然撲滅了大火,但仍然是一片狼藉。
經過千軍萬馬幾天的修繕,武昌城才又恢復了原貌,崇禎的臨時皇宮行轅就設在了武昌府左良玉的侯爺府,經過修繕之後也是金碧輝煌。
3000名錦衣衛,加上幾十名隨行護駕的武林高手,晝夜巡邏,戒備森嚴。
這期間崇禎出榜安民,將左良玉父子和李自成等人的罪行昭告天下,幫助老百姓修繕房屋,開放糧倉賑濟災民,逃跑的老百姓陸陸續續又回來了。
對著崇禎臨時的皇宮行轅,磕頭哭拜,他們覺得還是大明朝好,大明皇帝崇禎才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他們終於看清了李自成、左良玉等人的真面目,都是些沽名釣譽之輩,他們不過是披著羊皮的狼,終於在老百姓面前露出了青面獠牙……
崇禎在武昌休整十日,兵強馬壯,準備向北對離他最近的吳三桂用兵,然後再入川收拾張獻忠。